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光伏过剩危机中的“绿洲”?建筑企业集中“倒戈”BIPV 谋新机需承转型痛|行业观察
①光伏产业链价格动荡,在成本门槛降低的刺激下,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成为一块“乐土”。
                ②维业股份、江河集团、森特股份、杭萧钢构、东南网架、精工钢构、富煌钢构等建筑企业今年均加大对于BIPV的投入。
                ③业内人士表示,光伏降价同时也导致了BIPV市场竞争的加剧。

财联社11月29日讯(记者 武超)光伏产业链价格动荡,已经导致不少企业削减投入、甚至清售或放弃项目。但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领域,在成本门槛降低的刺激下,逐渐成为一块“乐土”,今年以来仍不时吸引企业跨界布局,尤其为建筑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财联社记者关注到,维业股份(300621.SZ)、江河集团(601886.SH)、森特股份(603098.SH)等建筑企业均在今年加大对于BIPV的投入。从财务数据来看,建筑企业近年陷入增长乏力,因此这也是在逆境中的一种无奈选择。虽然普遍收获BIPV订单的增长,但转型中的建筑企业,业绩整体改善并不明显。

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BIPV市场快速增长与政策鼓励加持,吸引了众多建筑企业参与。但光伏产业链价格降低,虽理论上降低了BIPV的成本门槛,同时也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将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对于大多数建筑企业而言,这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时间积累。

众多建筑企业转战BIPV

近日,维业股份披露称,其全资子公司建泰建设中标了珠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金额接近18亿元。在此之前,公司已在珠海落地10个光伏项目,总计超60MW。

与传统的跨界光伏理念不同,维业股份不是进入电池和硅片领域,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光伏建筑领域。

维业股份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依托珠海国企背景优势,为公司承接光伏建筑业务获取了很大优势,“目前公司营收比较高,很多订单都是来源于国资股东运作的项目,承接给公司做建筑光伏安装这块,在该赛道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该人士还提出,确切地说,维业股份的光伏建筑业务主要集中在BAPV(在现有建筑物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而非BIPV,但公司也在保持对BIPV的关注与探索。

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对“BIPV”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安装在所有建筑物上的光伏发电系统均称为“BIPV”;狭义的理解,与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安装并与建筑物完美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才能称之为“BIPV”。

事实上,维业股份并不是唯一进入光伏领域的建筑企业。原本经营建筑装饰业务的江河集团,已经成为BIPV龙头之一。

据披露,今年6月,江河集团湖北浠水BIPV光伏组件柔性生产基地投产,正式发力新光伏产品,也成为了国内首家面向城镇建筑提供定制化光伏组件的企业,抢占了市场先机。8月,公司正式向全球推出异型光伏组件新产品+新技术。

前三季度,江河集团累计承接BIPV项目12.5亿元(去年全年BIPV订单仅为8.5亿元);上半年BIPV项目已确认收入1.4亿元,毛利率达23.3%,显著高于公司的综合毛利率14.98%。

今年9月,唯一一家主板上市的金属围护系统企业森特股份,还与正在发力BC电池的光伏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联手,发布全新一代BIPV产品隆顶4.0。据悉,这是全球首款搭载BC类电池的BIPV产品。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钢结构建筑企业将触角伸入BIPV领域,包括杭萧钢构(600477.SH)、东南网架(002135.SZ)、精工钢构(600496.SH)、富煌钢构(002743.SZ)等。其中,精工钢构称早在2013年前后就介入了分布式光伏,杭萧钢构2021年增资入股合特光电,获得51%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正式布局BIPV。

虽然企业声称布局有多早,集中加大投入、获得业绩突破,但还是今年表现最为明显。

例如,精工钢构公告,前三季度,公司积极开拓分布式光伏BIPV等新能源增值业务,累计签约1.0亿元,单季度看,7-9月新签0.69亿元、环比增长110%。

杭萧钢构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在绿色建筑建材产业链的基础上,延伸和拓展BIPV新产业,具备一定的优势。另外,BIPV可以与正在布局高效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的子公司合特光电形成协同效应。其还表示,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尚处于中试线阶段,尚无该类产品应用于BIPV领域。

价格风暴下的市场转向

环保与公用事业分析师许杰向记者表示,建筑企业的集中“倒戈”,主要与市场景气度的转换有关。“首先,传统建筑行业增长乏力,企业急需转型和寻找新的增长点。其次,BIPV作为绿色建筑与新能源的结合产物,是实现建筑物能源自给自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随着国家对绿色低碳经济的倡导,BIPV产业得到了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支持。”

据了解,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回暖依然乏力,投资规模也不断收缩。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下跌9.3%,较前值下行0.2个百分点,创2023年2月以来新低。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22亿元,同比下降9.3%。

来自建筑公司的各项成绩单也谈不上好看,盈利能力略有下滑,经营现金流普遍承压。财联社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A股建筑上市公司2023Q3实现收入2.12 万亿元,同比增长8.07%;实现归母净利润474.61 亿元,同比降低5.12%。相关公司表示,利润同比下降或是因为下游资金周转紧张、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房地产市场景气度较弱所致。

此外,建筑行业Q3毛利率同比降低0.12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395.07亿元,同比多流出853.39亿元。

政策端也在鼓励建筑企业与光伏等清洁能源融合。《“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整县光伏”等国家政策相继落地, BIPV相关标准不断成熟,国内建筑光伏市场正在快速兴起。目前,安徽、浙江、广东、陕西、吉林等13省超20地市明确了光伏建筑补贴政策,助力BIPV产业。

另一方面,在光伏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光伏产品的价格却在下跌。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硅料价格显示,上周,N型硅料成交价区间在7万元-7.8万元/吨,成交均价7.39万元/吨,环比下跌1.73%,仍呈下降趋势,但相比前两周,已经有所收窄。

11月24日,三峡集团2023年光伏项目组件集中采购开标,本次招标组件类型为N型,出现了0.919元/W的超低报价。自今年10月光伏企业组件报价首次跌破1元/W后,目前投标价低于1元已成常态。

有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称,“组件等光伏产品价格有望得到有效控制,使BIPV系统具备更好的经济性,为BIPV市场长期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此外,有机构研报表示,BIPV同时受益新建屋顶增加和上游组件等产业链成本下降,“2023年将是BIPV落地大年。”

万亿潜力与艰难探索并存

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光伏产业链价格有所下降,虽然理论上降低了BIPV的成本门槛,但同时这也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那些刚刚进入这一领域的建筑企业,它们在技术积累、成本控制方面相对薄弱,仍需要在低价竞争中寻找平衡点。

据维业股份财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117.24亿元,同比增长了21.89%;但归母净利润为0.23亿元,公司综合毛利率仅有4.92%,连续多年下滑。

陷入增收不增利是转型中的建筑企业面临的普遍情况。江河集团前三季度营收141.15亿元,同比上升14.78%;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下降11.29%;建筑装饰板块累计中标金额约为人民币192.38亿元,同比减少2.05%。

精工钢构虽然新签订单增长不少,但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36亿元,同比减少17.8%。据机构分析,业绩承压或系投资收益下降叠加毛利率下降、费用率上升所致。

此外,11月18日,森特股份公告:“公司董事长刘爱森因个人原因正配合相关部门调查。” 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森特股份营收27.43亿元,同比增长0.25%;归母净利润约为8100万元,同比下滑19.11%。对于正在着力开发BIVP这一新兴应用场景的森特股份来说,这一事件也为转型前景蒙上不利因素。

总体来看,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拉升,光伏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BIPV的收益率将越来越高。据相关机构此前乐观预测,我国城乡建筑总面积超600亿平方米,年新增竣工面积在40亿平方米以上。若按照2%的BIPV渗透率计算,每年仅新增建筑的BIPV市场空间近千亿元;再考虑到存量建筑改造,BIPV市场长期空间或将突破万亿。

“对于跨界进入BIPV领域的企业来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行业的高技术门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企业还需应对市场认可度不足的问题,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市场教育和品牌推广。再者,尽管预测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BAPV在初始投资方面具备成本优势,现阶段仍占据光伏建筑市场主体,BIPV的市场渗透和增长速度仍有不确定性。”许杰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他进一步提出,在短期光伏产业链价格变动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是一大考验。同时,在市场布局上,企业需要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通过产品的差异化和专利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

财联社记者行业观察 光伏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