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K时评:滴滴欠用户一个正式道歉!
科创板日报评论员 金博
2023-11-28 星期二
原创
作为一款有非常高服务属性的国民级APP应用产品,滴滴的全国用户居然不能实时使用网约车功能,“网络加载异常”,无法打车,确实有点堵心。
TMT行业观察
关注

《科创板日报》k时评栏目(评论员 金博) 昨夜至今,滴滴出行APP“闪崩”事件,一时激起广泛争议。

作为一款有非常高服务属性的国民级APP应用产品,滴滴的全国用户居然不能实时使用网约车功能,“网络加载异常”,无法打车,确实有点堵心。

这一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目前还不得而知。滴滴官方的公告回应,也只是针对后续用户使用、付费等情况的解释和说明,但对于此次后台系统“闪崩”背后的原因,滴滴暂时并未作出回应。

根据目前已传播出来的一些专家在媒体、也包括社交媒体上出现的观点来看,原因或有多因素,涉及到技术、管理制度、甚至互联网公司创新文化等多个方面。单就技术原因分析,由于打车和共享单车均同时出现“闪崩”情形,而一般来说,互联网产品的不同板块应用之间是有代码区隔的,从逻辑上说,问题多应该出在更底层的基础架构方面

有一种比较激进的“黑客攻击论”就此认为,如果排除内部人员使用时不当操作导致系统宕机挂掉,大概率是外部攻击所为,而“攻击者一般只能访问到应用层,基础设施访问不到,而如果能被攻击到底层架构,那至少系统的稳定性需要重新检视了”。

当然,以上这些看法都还是揣测,更全面真实的复盘,其实还有待时日。

本来,一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出现问题并不少见,️滴滴公司此次突发大范围“闪崩”事件也并不罕见,据《科创板日报》记者统计发现,仅就十年滴滴发展史来看,也已多次出现产品宕机情况。

从一般认知出发,人无完人,公司也没有完美的公司,只要能闻过则喜、有错就改,就值得嘉许。站在用户的角度,能便捷、快速、高效地享受到类似滴滴打车这样的市场化服务,得益于这几十年中国自由市场的形成,和背后资源对创新行为的鼓励支持。

不过,如果站在一个更高视角,此次滴滴事件其实也提出了一个非常真实的课题:就是一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特别是一家拿过巨额融资的准公众公司,尽管其发展有所起伏,但其在公众的影响力和行业市场占有率,毋庸置疑还在雄踞顶峰,那么当它已成长到一个有巨大体量、已非常深度地参与到公众生活、甚至扮演了某种全国范围内日常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时,该如何定义它产品和服务的边界,该不该对这一边界有所探讨或划定。

就是在互联网行业同样发达、互联网产品同样得到广泛应用的美国,对该不该约束特大公司行为、对技术产品的创新会不会过快、对传统秩序摧毁过烈、甚至影响到人类公众生活的讨论,其实也一直是社会舆论的主流话题之一。最近围绕美国OpenAI公司背后的人事之争,本质上就是这一严肃思考的延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滴滴公司目前情况和上周的OpenAI公司事件当然不可比,但它却在此时此地提供了一个也许合适的思考案例。

从滴滴公司来说,我们希望它能更扎实地提供底层技术支持,为公众提供稳定、更优质的服务。客户即上帝,从这个角度来说是真真切切的,客户最诚实,他不喊口号,只会用脚投票。从外部来说,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类似高德等这样的竞争者入局,充分的市场竞争,最后会表达一切。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