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23)》:必须在全球价值链中引入碳定价,以大幅提高全球排放成本
①应建立一个激励基金,让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入到应对气候变化当中去。
                ② 宏观政策需要调整,使得一个社会当中的脆弱者不会完全承担政策转型的可能的负面影响。
                ③去年全球对于低碳能源转型的投资达到了1.1万亿美元。

财联社11月17日讯(记者郭松峤 赵相锋)百年大变局之下,如何构建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价值链?如何理解全球价值链重构之路?11月16日,《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暨全球价值链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23)》(以下称报告),《报告》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IBE)主导,联合亚洲开发银行(ADB)、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IDE-JETR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共同发布。《报告》对构建韧性和可持续全球价值链的可行方案进行探讨,围绕能源价值链和半导体价值链重构、绿色和可持续价值链的构建以及全球价值链与包容性发展等题目展开深入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在致辞中表示,全球价值链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存在和发展,的确可能因为短期不确定性加剧而遭遇挑战,也可能因气候、环境治理的改善等高水平发展目标而出现调整,但并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中心之一,在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危机时期对于维持全球经济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球能源转型的脱碳依然是主要的趋势

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副主任张敏文表示,尽管有地缘政治方面的紧张局势,全球能源转型的脱碳依然是主要的趋势。全球对于低碳能源转型的投资,在去年达到了1.1万亿美元,低碳转型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绿色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一个主要瓶颈就是融资缺口。发达国家应兑现气候变化承诺资金,将其落实到位。

《报告》对全球价值链绿色化的必要性做出分析结论指出,在某种程度上,全球价值链包含多个生产阶段和跨国运输,导致全球价值链活动比国内活动更加碳密集。因此在《巴黎协定》时代,必须在全球价值链中引入碳定价,以大幅提高全球排放成本。

价值链的绿色化离不开多方努力,尤其是大型企业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报告》提出,跨国公司一般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取更多增加值,应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此外,如果龙头企业不能为其供应商提供足够的财务、管理和知识资源来实施绿色战略,小企业就有可能被排除在全球价值链之外。

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苒建议,应建立一个激励基金,让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入到应对气候变化当中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副代表李鑫表示,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如何能让发展中国家参与,使其能够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良好平衡,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国内绿色转型以及全球价值链绿色转型,会有赢家,也会有输家。宏观政策需要调整,使得一个社会当中的脆弱者不会完全承担政策转型的可能的负面影响。

财联社注意到,近期,有关部门也在为推动全球价值链绿色化发展提供举措,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明在“发展中国家协力推进供应链韧性发展交流对话会”上指出,全球应对气候危机,推进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日益凝聚,决心正在加速转变为行动,开发适用可行的绿色发展评价工具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控制或垄断半导体全球价值链

为保障芯片供应安全,半导体产业及其供应链结构受到各国重点关注,此前高度国际化的半导体产业正朝着“处处皆有晶圆厂”的时代转变。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Henry Yeung在圆桌论坛环节介绍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复杂性,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完全拥有半导体行业的全价值链生产过程。虽然美国目前在半导体产业链上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但美国也需与世界各国在芯片生产和设计上展开合作。

《报告》指出,后疫情时代的半导体全球价值链正处于转型之中,因为更多的国家经济体出于国家安全和降低风险的原因,希望拥有自己的晶圆厂。然而,我们注意到,由于现有半导体全球价值链的组织结构十分复杂,且尖端芯片制造对技术能力和资本投资的极高要求,故通过技术主权追求“到处都有晶圆厂”不太现实。这很可能导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破碎化而非整合一体化,从而不可避免地破坏该产业的规模经济和信任关系,甚至更糟糕的是,导致产能过剩、晶圆厂开工率不足以及全球技术分岔。

大金融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