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出道”一年多,电子后视镜取代传统光学后视镜的趋势并不明朗,目前其渗透率或低于1%; ②电子后视镜价格大约是传统后视镜的15倍,按照预期渗透率30%计算,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千亿; ③从智能驾驶发展趋势看,电子后视镜只是过渡技术而非终极技术,因此无法作为一个长期概念去炒作。
财联社上市公司报道部推出“新经济地方志”栏目,聚焦区域经济,聚焦产业集群,展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当下,各地方谋求发展“破局”的新图景。
财联社11月12日讯(记者 方彦博 王肖邦)钓鱼,一项被打上“中年男人终极爱好”烙印的户外运动,意外催生出碳纤维产业在国内的长足发展。
这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逆袭”故事。
位于山东威海市的光威集团,包括旗下仍在生产钓具的光威户外,以及有“碳纤维第一股”之称的光威复材(300699.SZ),是故事的主角。
聚集在威海当地的上千家钓竿生产及配套企业,以及超50家碳纤维产业链规上企业,则构成更宏大的叙事背景。
这个故事,因碳纤维这一战略性新材料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人瞩目,并且持续激荡人心。
“意外”起步
威海,全球最大的钓具生产基地,贡献了全世界近六成的钓具产品,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的“中国钓具之都”。威海市钓具行业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当地发展钓具产业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彼时,日韩劳动成本上涨,钓具产业向国内转移,威海塑料一厂(即“山东环球渔具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下称“环球渔具”)从引进设备产线到吸收国外技术自主研发,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根复合材料钓鱼竿。
(威海当地一间鱼竿生产厂房,财联社记者摄)
环球渔具在威海乃至中国的钓具发展史中具有开创者的地位,曾给环球渔具代工玻璃纤维布的光威集团,则在日后,成为了这个领域的另一主角。
1995年,光威集团生产出国内第一支自主品牌的碳纤维钓鱼竿,具有里程碑意义。相比传统鱼竿的玻璃纤维材质,碳纤维更轻且韧性更强。碳纤维的密度是钢的1/4,是铝合金的1/2,但比强度比钢大16倍,比铝合金大12倍,是更理想的鱼竿材料。
然而在当时,碳纤维相关技术掌握在美国、日本手中,国外对碳纤维出口中国有着严格限制,供给量小,且每个订单都要签发承诺书,保证民用,才能供货。“通知性涨价,赏赐性供给”时有发生。
1998年,深受原材料“卡脖子”之苦的光威,决心向鱼竿产业上游材料发力突破。一间其貌不扬的威海小鱼竿厂,在无技术、无装备的困境下,依靠近乎倾家荡产的投入与毅力,以超常规的方式,竟最终突破碳纤维生产的核心技术,成为中国碳纤维产业的先驱者之一,并最终形成了如今“原丝-碳纤维-织物-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制品-装备制造-检测分析-技术设计”的一体化全产业链覆盖。
(光威厂区,财联社记者摄)
“掘金”市场
碳纤维,作为一种近年来备受瞩目、被寄予厚望的战略性新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高模、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疲劳等优异特性。有机构预计,到2025年中国碳纤维需求总量将达到15.9万吨,市场空间在250亿元左右。
世界范围内,风电叶片、休闲体育以及航天航空,是碳纤维下游应用排名前三的领域,尤其是风机叶片,在2021年一度占到中国碳纤维下游需求的近四成。
风机叶片由芯材、基材、增强材料和表面涂料组成,目前,陆上风机主流为玻纤叶片,部分海上风机使用的叶片则将主梁材料替换为碳纤维,以满足大型叶片轻量化的需求。
相关测算显示,在满足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采用碳纤维的风轮叶片比玻璃纤维叶片质量轻30%以上,例如120m的碳纤维风轮叶片可以减少总体自重达38%。
截至去年,国内碳纤维产能6.3万吨,占全球总产能31%,国内头部碳纤维企业已掌握核心技术,国产化正在加速,带动行业降本增效。
涉足碳纤维生产的已上市公司就包括:光威复材、中复神鹰(688295.SH)、上海石化(600688.SH)、中简科技(300777.SZ)、吉林化纤(000420.SZ)、吉林碳谷(836077.BJ)、精工科技(002006.SZ)等。
位于威海的光威复材2017年登陆国内资本市场,有“碳纤维第一股”之称。光威复材的主要产品中,碳纤维及织物占据最大营收比例,其次是碳梁、碳纤维预浸料及制品等,下游客户以军工航天航空以及风电新能源为主。
今年前三季度,光威复材营收约17.4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21亿元。
威海市相关部门提供给财联社的材料显示,当地正以光威复材作为“链主”企业,全力打造贯穿上下游的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产业集群。
(威海碳纤维产业园,受访者提供)
目前,依托临港区建设的威海碳纤维产业园,园区总占地3000亩,已完成政府投资12亿元,进驻各类创新平台22家,落地高端产业链项目近20个,成为当地重要的碳纤维产业承载。
穿过“内卷”
碳纤维产业毋庸置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这一长期的确定性,在短期内却随供需关系的切换,产生出不小的市场波动。
2020年国内碳纤维市场供不应求,景气度高,碳纤维价格价格持续走高,至2022年5月,一度涨至186元/千克(大丝束145元/千克,小丝束225元/千克),较上一年年初价格上涨68.2%。
2021年,国产碳纤维迎来全行业的盈利,高额的利润激发出空前的投资热情,新建拟建产能持续上马。据统计,2022年中国碳纤维产能相较2021年增加了77%,比全球第二大碳纤维生产国美国高出一倍还多。
于是,当时间来到2022下半年,新增产能持续释放,碳纤维一货难求的往日风光一去不返。市场交易清淡,甚至出现库存积压,碳纤维价一路走低,大丝束碳纤维价格跌回2020年初水平。
不仅由于大量新增产能的集中投产,带来碳纤维行业的“内卷”以及阶段性过剩,民用市场今年也进入了竞争相对激烈的状态。
光威复材在上个月的一场分析师会上表示,去年同期每公斤250-260元的T700S产品,今年降至了200元以下。
不过,毕竟是战略性新材料,碳纤维短期内产能与价格的扰动,并不能打消投资者对其未来前景的乐观向往。
例如国产大飞机项目对于碳纤维的潜在需求,一是由碳纤维做成的预浸料用于复材结构制造,二是给大飞机提供内饰的阻燃预浸料、定制化的纤维及织物等,未来势必逐步立足于国产化。
随着大飞机的量产,国内碳纤维配套供应商的角色也变得越发值得期待。
回到钓具产业,和碳纤维行业类似,如今也在经历周期性的起伏“阵痛”。
疫情期间,海外客户需求激增,国内钓具行业订单饱满、获利丰厚,产能随之大举扩张。然而,当疫情结束,国外经销商的囤货转为库存,去化速度开始变慢,外销订单出现明显下滑。
钓具品牌“宝飞龙”的创始人赵启龙告诉财联社记者,海外市场事实上仍在增长,只是消化此前的囤货尚需时间。
“宝飞龙”作为国内高端钓具品牌的代表,曾一度占据专业垂钓赛事用竿的半壁江山。赵启龙介绍,全球钓具多由中国企业生产,然而以OEM为主,缺少比肩达亿瓦(DAIWA)、禧玛诺(SHIMANO)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是国产钓具行业之痛,但恰恰也还是未来的发力方向和潜力所在。
(宝飞龙产品展厅,财联社记者摄)
连续六年稳坐天猫钓鱼竿销量榜第一的汉鼎,其相关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钓具的内销市场同样有巨大潜力可待发掘。
近年来,钓鱼这项户外运动不再是中年人的独爱,开始出现年轻化的迹象。
有钱有闲的“小镇青年”,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露营爱好者”,正在成为两大快速成长的钓具消费群体。直播和电商则加速了这一进程。
(钓鱼直播现场,财联社记者摄)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无论碳纤维还是钓具产业,面对市场的波动,似乎并未流露过度焦虑。这也许受益于威海这座海滨城市处变不惊的气质:席卷奔流,涛声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