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时隔一年,东阿阿胶修订激励方案,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从每股24.98元提高至每股37.22元。 ②对于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要求的内容也有较大调整,修订后的净资产收益率考核绝对值高于修订前。
《科创板日报》11月10日讯(记者 张洋洋)近日,浙江科比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科比特”)联合梅花创投设立了3亿无人机产业基金,用于投资无人机行业优质上下游企业,包括无人机制造上游的挂载、飞控、图传、数据链、机巢、地面站等无人机相关核心部件,和无人机垂直行业应用场景的开发和服务企业。未来两年预计投不少于10家标的,单笔投资预计500-5000万。
在无人机行业,由企业和投资机构一道设立单独的产业基金,属于少见。
科比特是一家工业无人机公司,成立于2009年底,创始人卢致辉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是大疆早期团队成员,出于对工业无人机行业的看好,其在2009年创办了科比特。
过去十余年,科比特从做方案到做产品,最后进入无人机全产业链服务,现已成为工业无人机的隐形龙头。目前,这家公司正在筹备A股的IPO,有望成为中国无人机又一家上市企业。
近日,科比特创始人卢致辉接受了《科创板日报》记者的专访。
▍“无人机,打通产业链是关键”
在创立科比特之前,卢致辉是大疆团队的早期成员,他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他在大四时候进入大疆实习,2007年毕业之后便入职这个团队做研发工作,包括自己在内,那时候的大疆大约是七八个人。
出于对无人机行业的看好,在大疆工作了2年的卢致辉,离开原团队,于2009年用6000块钱的启动资金,独自一人在深圳市白芒村的农民房里创办了科比特。
不过,与大疆所处的消费级无人机赛道不同,卢致辉将目光瞄准另一个市场——工业无人机。
消费级无人机主要用于航拍、摄影,工业级无人机主要用于toB和toG领域的机器代人服务。如toB的电力巡检、油气管道巡检、农林植保、测量测绘等各种复杂任务。toG领域主要用于公安、消防、应急、边海防和智慧城市管理服务等场景。
从市场情况来看,根据 Frost & Sullivan 报告,预计到2024 年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 3208.20 亿元,占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比例由 2015 年的 25%上升至约 77%,随着无人机在工业应用场景的拓展,未来工业无人机将成为民用无人机的发展热点,增速将超过消费无人机。
尽管市场前景可期,但另一方面,不同于消费级无人机对无人机平台的低成本要求,由于几乎所有的工业场景对无人机的基础性能、对环境感知能力、数据安全性等要求都非常苛刻,因此工业级无人机对无人机平台本身的性能指标和作业效率有更高的要求。
比如,电力巡检场景需要无人机能自动避障AI缺陷识别,安防场景则需无人机具备人脸识别及自动追踪能力等。因此,工业无人机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往往需要对应用场景更加深度的认知和理解,并且具备更加垂直化的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与此同时,由于早年间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小,单一订单需求量都不大,但是需求多样化却特别多。
随着研发的品类越来越多,如何掌握标准化、平台化的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研发效率,调动应用生态企业形成合力,推动无人机接入鸿蒙生态成为摆在卢致辉面前的核心难题。
这也是科比特这次联合梅花创投设立产业基金的原因之一,卢致辉说就是要“打通产业链”,这也是形成企业制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事实上,从2015年起,科比特就在连续收并购无人机产业链的软硬件企业和团队共计13家,后来全部并入科比特子公司世纪南方旗下。目前,世纪南方能自主研发和生产工业无人机95%的核心部件。
后来,打通产业链也成为无人机行业其他企业的效仿做法。不过,当下的成本已经非常高。科比特由于下手时机早,占据了一个先机优势。
▍14年走过8轮融资 已启动A股IPO
创业之初,卢致辉的业务是给客户做方案,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科研院所、高校等的图稿设计,定制行业无人机。
从市场情况来看,卢致辉告诉记者,在2010年之前,不管是消费端还是工业端,无人机市场均处于蛰伏的状态。
他给记者列了一组数据,科比特创立的第一年收入为一百多万,第二年达到了二三百万,但二三百万的数额一直横盘了五年。
转折点出现在2013年,彼时大疆的营收规模突然达到8.3亿元,2014年实现近4倍的增长,达到了30.7亿元。此后,大疆依旧保持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龙头地位。用卢致辉的话说,大疆的一飞冲天,一举带动了整个无人机市场快速起步。
不过,从市场发展来看,卢致辉称,工业无人机的业务推广周期长,市场爆发的速度慢,基本上每一个新的行业和客户都要经过漫长的市场教育,逐渐去贴近客户需求,慢慢迭代才能制造出市场普遍认可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市场潜力巨大,数十个传统行业都将被“无人机+”改造一遍,每个行业都有可能出现一个“无人机+”的独角兽。
目前,科比特目前的业务分为“硬件”和“服务”,前者包括无人机整机、挂载、配件等制造,后者则是无人机行业解决方案推广,主要是无人机巡检服务和基于无人机的移动智慧城市管理服务。
在收入构成方面,卢致辉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公司目前的服务销售收入已经超过硬件销售,占比为60%左右。
从2015年至今,科比特以每年一轮的频率共收到了8轮融资,背后资方包括梅花创投、同创伟业、中泰创投等十多家机构。
卢致辉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前几轮投资机构在科比特项目中已经获得了最高8倍的回报,总计退出现金超4亿元人民币。公司已经启动了IPO计划,正在辅导期,未来准备在A股上市。
▍“无人机不再是编个热血故事就投的行业”
从2006年一个人创业,到2015年发展为7个人,再到如今500人的团队,卢致辉坦言一路走来不容易。他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2015年曾有上市公司找到自己,希望以一个亿的现金把科比特买下来。
“那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给了我3天时间考虑。”卢致辉说,当时科比特一年的利润不足100万,突然一个亿摆在面前,“我第一天第二天都很激动,特别开心,晚上根本睡不着”,卢致辉说自己那两天就在深圳闲逛,逛豪宅看豪车。
但到了第三天临近约定的见面时间,卢致辉说自己突然就彷徨了:“我是长跑运动员,耐力是强项,害怕拿到一个亿现金后,人生从此不会再有冲刺了。”
卢致辉最后拒绝掉了这一次收购,他也坦言,这次之后自己的压力也更大,因为害怕后悔这次拒绝。
从生态角度来看,整个无人机产业已经比10年前更加成熟,也更需要去贴近用户实际的需求,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有增无减。
卢致辉表示,当下的无人机行业市场已经不是10年前,不看营收、不看商业模式、不看技术水平和团队,找到一两个闪光点,编个热血沸腾的故事就投的情况,在一级市场,营收小于两亿的标的,已经很难进入的投资范围。
对于科比特,卢致辉说,他希望把公司打造成无人机行业的富士康,面向行业生态开放合作,联合鸿蒙系统,帮助每个行业伙伴成就全球化的垂直行业无人机品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