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正在深刻改变我们这个行业。所以,商业竞争我们会重视,但主要是要专心沉下心来,面对这一次的颠覆式技术革新,去看看它能为我们这个行业带来什么。”在豆神教育位于北京海淀区的总部,豆神教育董事长窦昕感慨说道。
在追求技术上,绿源像一台永动机,研发规划从液冷电机技术、陶瓷刹车系统甚至扩展到换电领域,包括开发用于集中换电的础设施和管理系统,以及在电动两轮车上应用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不同类型的电池。
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的任何行业,都必须以技术为基石,这对于电动双轮车行业也是一样的准则。绿源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执行董事倪捷表示:“敢为人先,我们中国电动两轮车已经做到了。敢于非凡,是我们接下来要去奔赴的方向。”
夹缝中的电动两轮车 亟待新技术牵引新市场
中国电动两轮车已经走过30年,经历了从0到3.5亿保有量的蓬勃增长,市场规模接近万亿。但在经历高速增长后,2013年电动两轮车进入存量竞争阶段,2019年《新国标》的实施带来超标车替换需求,让市场重回快速增长。
但长期来看,《新国标》推动的超标车替换需求,预计将在2025年之后逐渐减小,届时国内市场需求或将面临压力。
电动两轮车行业,如今再一次面临竞争加剧且增长放缓。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3年至2027年电动两轮车按中国内地总销量计的市场规模将按复合年增长率4.6%增加,相对低于2018年至2022年的17.1%。
在这一大背景下,倪捷指出,尽管中国在电动两轮车产量上居于领先地位,但许多产品在设计和质量上仍存在问题,第一代电动两轮车产业面临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应用场景单一、专业人才匮乏以及国际化进程缓慢等诸多挑战。
身处世界第一的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处于夹缝之中,“外”有竞争加剧增速放缓之忧,“内”有产品先天性不足之虑。
绿源的做法,则是在行业发起一场技术战,掀起行业高质量改革的浪潮,带动电动车产品正式由“易耗型消费品”向“耐用型消费品”转型升级。
“这个市场不是存量的市场,是变革的市场。”倪捷对电动两轮车市场如此定义。
转型耐用型消费品 是绿源的自我革命
倪捷坦言,现在的变革,就是修正过去的错误。
创建于1997年,绿源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的企业,并多次参与行业规范的制定,为整个电动车产业规范和良性发展提供了引导,也为后续电动车行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倪捷表示,在电动两轮车的开端,由于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市民对电动车的迫切需求,两轮车企业急于实现盈利,以便尽快转型为正式企业,因此,“我们”在产品设计上有所忽视。
为了修正错误,倪捷曾经深入废品堆,详细检查每一个维修部件,试图找出问题的根源——为什么电动两轮车不耐用?最终确认,影响电动车耐用品质的核心关键是电机,核心问题则是电机高温导致的磁钢退磁性、进水生锈、性能损耗。
以液冷电机为“锚”,绿源对耐用的标准已刻画得淋漓尽致。2019年首次推出标准化液冷电机,2020年推出液冷双舱电机,2021年推出液冷中置电机,在今年年底,绿源再次交上最新液冷电机作业——液冷凸极电机,以实现中速电摩到高速电摩的品类拓展。
“液冷电机动力系统是绿源所有核心技术矩阵的核心,因为如果我们不解决电动两轮车轮毂散热性的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掉轮毂电机效率下降或者是寿命下降的问题。”绿源集团副总裁倪博原在发布会现场提到。
在“跃境·敢为非凡”绿源S90新品发布会上,绿源不仅公布了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第二次大增长的战略蓝图,还带来了搭载液冷系统、固态电气系统和智能互联系统的第二代电动车S90全能旗舰。
倪博原介绍,绿源的液冷电机已经做到效率可以达到90%,IP8级的防水防尘,已有16项国家专利,达到远低于行业电机故障率30%-40%的标准。
与此同时,下一代液冷集成电机,已在路上。倪博原表示,液冷集成电机技术其实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市场上灰测超过一年,并且没有发生任何故障,该成果将会在24年到25年之际推向市场。
倪捷表示,绿源总的方向不会改变,那就是做“不会坏的电动车”。
“耐用”是打破海外维修供应链缺失的法门
在补贴和禁摩政策等因素推动下,海外市场仍是电动两轮车的蓝海。例如,越南决定2025年前禁摩;印度提供电动车税收优惠及激励;意大利和英国为购买电动两轮车的公民提供补贴。受这些政策驱动,电动两轮车的海外需求迅速增长。
据海关总署数据,过去5年间,中国电动摩托车及脚踏车累计出口额实现翻倍增长,2021年增幅更是高达50.8%。2022年,中国电动摩托车及脚踏车出口额为5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但从出口数量来看2022年,中国电动摩托车及脚踏车出口量为1617万辆,同比下滑29.3%。
倪捷认为,造成出海“上坡路”的两大原因,首先与电动汽车相比,电动两轮车在国内和海外的需求差异较大。其次,我认为电动两轮车作为中国的原创产品,由于强大的供应链和人力资源支持,电动两轮车在国内市场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在供应链和人力资源上缺失较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7 年海外市场将销量达到 5390 万辆,出海有望成为电动两轮车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目前,绿源集团目前整体出海规模较小,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营收占比中,海外经销商收入占比仅分别为1.7%、1.9%、2.4%。
倪捷对海外市场亦报有期待,其表示尽管我们的电动自行车年出口量达到三四千万辆,但电动两轮车在海关的出口数据中仅有几百万辆,占比仅8.8%。与此相比,电动汽车已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
针对上述原因,绿源电动车下一步,则是布局海外需求,以耐用的产品弥补维修供应链的缺失,“我们关注国内市场的同时,在国外市场也投入了一定的精力。目前,国外市场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和准备工作,同时集结人才,深入了解目标市场,并明确其需求。”
技术追求与成本博弈 倪捷:用技术战替代价格战
技术带来产业链高质量升级,但背后的经济代价却不小。招股书显示,绿源在研发上的投入逐年增加,2020-2022年内分别是8352万元、9583万元、1.5亿元,营收占分别为3.5%、2.8%、3.1%,今年前四个月研发费用则同比增长超四成。
此外,行业面临的低价竞争,今年前四个月,公司电动自行车及电动摩托车的平均售价分别为1193元、1638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下降4.2%、5.7%。毛利率来看,绿源在行业内并未占优势,招股书披露,2020-2022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1.2%、9.9%及10.7%,行业内可比上市公司在15%左右。
但在倪捷看来,价格因素无法阻碍其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倪捷表示,要加速高质量发展,一点商业手段牺牲一点毛利也是可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加入“价格战”,而是以技术战替代价格战,“价格战争肯定不打的,我只能用技术战,技术战打在哪里?就是用技术提升产品品质,以及各种各样的延保、保修承诺,绿源能做到保证电机10年绝不生锈。”
其继续表示,关键是如何花少一点钱来完成生产线设备的迭代。成本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工艺变革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升,这意味着需要开发新的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第二部分是原材料的成本,目前这部分成本可控。目前,绿源的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但随着规模化与对电动车的生产线的优化,仍有很大对降本空间。
“有经销商提议制造一款只有三年质保的车型,我的答案是,即使是入门级车型,也必须保证其质量,这是对整个行业和消费者的承诺。”倪捷说。
倪捷坚定于电动车的质量至上,其表示,即便是绿源的低价车型,绿源仍然坚持采用如液冷系统等配置,其他的配置可以适当降低,但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如动力、电机等,必须具有持久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