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今年至今,转债总计仅发行42只,融资387.57亿元。而2023年发行转债多达141只,金额1433.30亿元。 ②今年5-9月,广汇汽车退市、岭南转债违约,受信用风险扰动,转债估值阶段性杀跌。
财联社10月31日讯(编辑 杨斌)资管新规实施两年以来,券商资产管理业态发生巨大变化。首创证券资产管理事业部副总裁弭丽英近日在接受财联社专访时表示,尽管券商资管规模整体呈收缩态势,但在业务方向上逐步回归主动管理本源。行业格局上依然存在“头部效应”,但资管新规也为中小机构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同时,在私募类资管业务的基础上,券商资管的公募化趋势打开了新的业务格局和增长空间。
在专访中,弭丽英还介绍了首创资管自上而下的投资体系以及风险收益阶梯化的产品体系,并分享了对今年大类资产走势的理解。
(首创证券资产管理事业部副总裁弭丽英)
财联社: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已近两年,券商资产管理业态有哪些变化?
弭丽英:资管新规正式实施近两年,券商资管规模整体呈收缩态势,主要原因是新规前“通道”业务的清理,以及当前仍处于转型后业务初创期。但是,经过过去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券商资管在业务方向上逐步回归主动管理本源,行业竞争格局显现,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更大。
首先,从券商资管展业方向和重点投入来看,大多以主动管理固定收益类产品为基础,在固收+、混合、权益、衍生品等方向做延伸,以打造主动管理能力为目标。围绕于此,券商资管在产品体系建设,渠道拓展和客户服务,投资研究能力,合规风控把控等各个环节均展开系统布局。
其次,从券商资管竞争格局来看,新规给予了行业重新洗牌的机会,而实现超越也需跨越更高的壁垒。18年资管新规的出台,在业务方向上将整个行业拉至同一起跑线,尤其对中小机构而言,是更为难得的发展契机。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过去五年中,部分“非头部”券商资管排名挤进前列,但这需要机构对业务的高度敏感性、坚定和迅速的业务布局、万事先行一步的决断力和推动力。
同时,券商资管的“头部效应”依然明显。以债券市场为例,在过去五年中,市场经过了来自信用和利率等方面的多次冲击,对于中小机构而言,每一次冲击都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几轮下来能够稳定至今实属凤毛麟角。相比而言,“头部”券商资管依托其综合优势和能力,行业地位相对稳固,我们在近几年的券商私募资管规模排名的数据上也可见一斑。
券商资管一方面谋求存续业务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也在积极谋求和布局新的业务突破口,力争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公募领域的布局。
财联社:相比银行理财、保险机构、公募基金等其他资管业态,券商资管在投研、产品、渠道等各个环节有哪些显著不同?
弭丽英:投研方面,资管新规后,从整体趋势上来讲,券商资管非常重视在投研团队、投研体系、投研系统方面的建设。一方面通过自建投研团队,支持在债券、股票、衍生品等标的资产上的投资,另一方面,券商本身拥有研究所、投行资源,可以通过内部协同增强资管业务投研能力,更容易塑造投研品牌。此外,近年来券商资管加大对投研系统建设,通过投资交易审批系统化、研究信评工作系统化、绩效风控系统化等,提高业务效率、拓宽管理边界、提升决策科学性。
产品方面,一是相比银行渠道多为中低风险偏好客户,保险资管多为保险资金,券商资管客户来源更加多元,且风险偏好不一。因此,券商资管产品谱系较为丰富,从传统固定收益类产品至期货和衍生品类产品均有布局;二是券商资管,尤其是私募类资管业务,在投资范围和投资限制方面较保险资金、公募基金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券商资管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多做文章,充分利用衍生工具,实现风险对冲及产品设计的效果;三是券商具备投行优势,资管与投行亦可以多加结合,通过资管参与资本市场相关业务,如战略配售、员工持股计划、股票市值管理、定增等等。
渠道方面,除了本公司财富业务及内外部资源协同,券商资管更多需要主动市场化拓展,相较银行庞大的客户基础,保险资管受托管理的母公司险资以及公募基金的品牌优势,券商资管在渠道方面不占优势。因此,券商资管更需要在业务牌照补充,投研能力打造、客户服务提升等方面展现出差异化竞争优势。
财联社:如何看待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的趋势?会对资管各业态格局有哪些影响?
弭丽英:近年来,大集合参公改造、券商子公司数量扩容、公募业务转型持续加速,究其原因,是券商资管旨在私募类资管业务的基础上,打开新的业务格局和增长空间。
根据光大理财与波士顿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报告(2022-2023)》,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过去6年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22年末,中国居民金融资产已经达到217万亿,在此期间,券商资管规模缩水近半,而公募基金规模几近翻倍,保险资管规模增长超过50%。这背后的原因有资管新规对券商资管的影响,但同时也映射出财富管理领域前景广阔,券商资管可以争取的公募牌照具有极大的价值。
券商资管的公募化趋势,将在业务范围和客群上更为接近银行、公募基金,同时也将与以上机构同台竞技。首先,从渠道和客户基础来看,券商资管并不占优,券商资管不具备银行庞大的客户基础,较公募基金缺乏品牌优势,但对于代销渠道、自家财富业务有优势的机构,将更有先发优势;其次,从产品类型和投资优势来看,近几年券商资管在固定收益类产品投研上投入较大,在团队培养和投资交易能力上具备优势,但在权益类产品的发行和投资上,较公募基金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将是券商资管需要重点布局和加强的领域;此外,券商资管要在公募领域展现出后来者的优势,核心还是靠差异化、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加强客户和渠道建设工作。
财联社:首创资管的投资体系或策略是怎样的?产品矩阵有哪些特色?
弭丽英:首创资管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投资体系,通过在宏观策略、中观行业、微观个体上的研究布局,注重把握大类资产配置机会;通过压力测试为主、宏观预判为辅的理念把握投资节奏。截止目前,首创资管在固定收益策略方面,形成了高流动性策略、中短债策略、中长债策略、固收+策略,在权益投资方面,形成了量化对冲策略、多头进取策略和基金优选策略。
依托以上策略体系,首创资管形成了风险收益阶梯化的产品体系:以固定收益产品为基础,向固收+、权益类产品不断延伸。在产品设计方面,首创资管注重衍生工具的应用,为客户提供非对称型风险收益特征的资管产品。
财联社:上半年,大类资产整体呈股弱债强。如何看待下半年的大类资产走势?
弭丽英:股债两大类资产的定价均包含了对于经济基本面的预期。经济基本面的修复已经反映在8月、9月的经济数据上,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进入9月以来也已经在定价这种复苏。但是权益市场在9月以来的行情却并没有反应出基本面企稳的走势,主要原因在于分子盈利端的企稳并非当前市场定价主线,主要矛盾仍集中于分母端风险偏好的压制。美债走高、人民币汇率承压导致国内权益资产的吸引力降低,8月以来的北上资金持续流出创阶段性历史新高。
年内经济复苏趋势确定,但当前来看,周期因素叠加预期不稳(反馈为企业端信贷相对疲弱、通胀低位),经济复苏的斜率不高,债券市场虽有调整,但大跌的概率不大。对于权益市场,美国通胀或陷粘滞,美国的高息环境仍将持续,中东地缘政治冲突或持续推升石油价格,进一步传导到美元和美债,对国内权益市场行情形成压制,外部不确定性仍在加大。但整体而言A股的估值处于低位,股债收益差在-2STD附近,逐步进入较宽的配置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