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数智说”系列人物对话】隧道股份城市运营滕丽:用数字化赋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运营
科创板日报记者 毛明江
2023-10-27 星期五
原创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数字化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安安访谈录
关注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精神,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在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指导下,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应用促进中心(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中心)策划推出《数智说》系列人物对话,与媒体平台财联社共同合作,邀请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杰出影响力的专家大咖和领军先锋,从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阐述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最新成果,展现城市数字化建设者们的前瞻性视野与可行性经验,并对上海建设国际数字之都的未来图景进行展望,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城市焕发新活力。

本期访谈人物:

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滕丽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数字化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个人介绍

滕丽,博士、教授级高工,从事城市基础设施设计、施工、运营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现任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兼任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兼职教授。

近年来,响应交通强国战略要求,积极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数字化转型,牵头建设了服务上海“一网统管”战略的城市级路网智慧管控平台及数字治理模式,研究形成了基于AI、大数据数据驱动的全生命周期智慧运营核心关键技术体系,负责上海首批智慧高速试点-G15沈海高速(嘉浏段)智慧高速建设更新。研究成果有效推动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多项创新成果被评为国际领先水平,为研究探索城市基础设施数字治理新路径做出积极贡献。

当前,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所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提出了要求。

目前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席卷全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隧道股份城市运营)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滕丽表示,城市建设运营的数字化实践,关键在于切实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和高效运营。

滕丽所在的隧道股份城市运营,从运维服务中国第一条越江隧道、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到参与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养护咨询研讨,深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运维行业长达半个世纪。

“交通是城市中的一个关键点,也是城市治理的关键核心之一。”滕丽认为数字化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第一是工具方面,通过安装前端感知设备,如同给道路装了一个神经网络,可以实时感知整个路网的状态;第二是数据方面,由原来的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第三是设备方面,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如无人清扫车、无人的巡视机器人,这些设备让运营城市更加高效。

滕丽进一步提出现存的两大挑战,一方面是数据与网络的安全问题,她认为数字化的关键之处在于保护数据不被外部侵扰;而另一方面是人才问题,对于传统行业来说,迫切需要掌握算法、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等技术人才。

面对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与新挑战,隧道股份城市运营作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智慧运维一体化服务商”,始终秉承全生命周期运营理念,以现代化技术手段,不断推进城市交通运行管理更加精细化、智慧化。

“全生命周期运营理念让城市交通管理更加精细化”

“我们最有代表性的数字化起点,一个是全生命周期,一个是一网统管。”谈及隧道股份城市运营的数字化探索,滕丽这样说。

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全生命周期运营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其实,隧道股份城市运营从2017年开始,就已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再到运营尝试运用这一理念。

所谓的全生命周期运营理念,就是从前端环节入手,科学配置资金投入、延长设施使用寿命,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以大数据为支撑,建立健康监测、动态评价、政策保障三大体系,并创建全生命周期管养平台,通过对设施结构、机电设备、运行环境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评估,形成数字化健康档案和科学性运维方案,开创“过去可追溯、现在可管控、未来可预测”的全生命周期运营服务模式。

“2015年,上海第二条过江隧道——延安东路隧道大修,花了287天,影响了十几条公交车路线。”滕丽谈到全生命周期这一理念的最早来源,她认为上海设施的老龄化与人们对通行质量的高要求这一矛盾,势必会导致大修,对城市交通甚至是经济会造成重大影响。“把大修化到中修或者小修,化整为零,减少大修期间对整个通行的影响。”

杭州市文一路隧道是全国第一条以全生命周期模式运维的隧道,“整个隧道里面75%的工作量是可以放到日常的”。在设计隧道之时,就提前考虑了后期运行维护的需求,隧道要装哪些传感器。“文一路隧道一共装了3000多个传感器,通过这些感知设备,可以实时监控这条隧道的运行状态,从而进行主动式、预判式的养护。”

一条新建的设施可以进行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已建成近20年的隧道能吗?滕丽给出的答案是可以。

2019年,隧道股份城市运营利用上海市大连路隧道进行试验,顺利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在已建设施上的复制推广。截至目前,上海已有30多条隧道仿照大连路隧道完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复制,全覆盖市内所有越江隧道。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的长期通行,我们在这一块也运用了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滕丽就此补充了两个关键点,第一是通过车载多维高频监测设备实时判断路面状态,第二是根据数据设计养护计划和策略。

虽然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获取数据,提前预判可能存在的问题,但滕丽也提到,“技术在进步,但评价标准和政策却没有跟进,这是一大难点”。目前,隧道股份城市运营已参编《绿色城市隧道评价标准》和《绿色生态道路评价标准》等2项中国工程建设团体标准,以及《道路隧道养护运行评价技术标准》等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以前我们对设施负责,服务于设施,但我们现在更关注设施对通行的影响,服务于设施通行。”

“一块大屏,一个标准,一张网,实现四个功能”

1600多公里的上海城市路网,如何运营管理好?如何保证它的安全高效?

滕丽提到以前“一设备一管理”这一方式效率和及时性低的问题。“所以我们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建了一块大屏,做了一个数字底座。”滕丽及其团队将55万个隧道构件以及400多万个桥梁构件全部建成数字底座,从整体上进行一网统管。

一网统管具有四个大方向上的功能。第一个是日常作业数字监管,数字地图在线查看作业车辆的实时定位和路径,实现区域联合作业;第二个是恶劣天气应急联动,利用智能感知设备实时监测,通过预判险情,实现人员、车辆、物资最优调度;第三个是对突发事件快速响应,通过监控GIS定位,精准把控路网通行流量、突发事件、快速救援;第四个是设施结构安全评价。

“桥梁的结构安全,是我们交通的生命线,也是安全底线。”隧道股份城市运营共运维4000多座桥梁,做到一桥一档,并将检查数据分为定期检查与第三方检测,使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将桥梁分为1-5类,从技术上来保证整个设施的安全。

滕丽表示,这是国内首个城市级的智慧运管平台,从2018年的1.0版本到现在的3.0版,已经集路网设施管理、应急资源管理、养护计划管理、运行监控管理和突发事件管理于一体,能够对超大城市路网设施的运行状态作实时、全面管控,大幅提升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运维服务能级。

“数字化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如何用数字化赋能交通基础设施运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滕丽认为数字底座的建设至关重要,“数字底座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一环,也是主干路网的主要血脉。”什么叫做数字底座?滕丽解释为,实物世界有一个物体,那么在数字世界也可以建造这样一个物体,但静态的物体很难发展,需要加入动态的数据,并通过建立物模型使得数据最终为运营和通行服务。

数字底座的建设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标准,需分等级来建,另一个是接口,需产业链上的企业与政府部门一起来做。滕丽表示,由市交通委牵头组织编写,城市运营也参与的《公路数字化编码标准》即将出台,能够为以后所有的基础设施数字化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目前,隧道股份城市运营已经取得《城市隧道运维服务》和《桥梁精细化运维服务》双项“上海品牌”认证,对于未来展望,滕丽表示公司会坚定不移地走数字化转型之路。

首先,通过行业的共同努力,把上海交通基础设施骨干路网的数字底座建立起来,隧道股份城市运营将继续深耕数字化运维和场景,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蓄势赋能。

其次,“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一定是未来的方向”,滕丽提到目前已经在做无人驾驶的清扫车、隧道里的智能巡视机器人项目,在未来还会进行一些新技术的探索。

再次,“发挥行业主力军作用,与主管部门一起将标准制定好”。

最后,进一步发挥数字化的价值,“让数据多跑路,让老百姓少跑路”,滕丽希望能够通过数据共享共同推进数字化的发展。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数字化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滕丽最后表示。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