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今日,标普消费ETF高度活跃,全天换手率达647%,溢价率也至26.2%,盘中一度溢价近30%。 ②标普消费ETF今日成交额、换手率均创上市以来新高,溢价率也连刷历史高点。 ③同样高溢价的红利港股ETF、港股通红利低波ETF今日双双涨停,其两者目前基金规模较小,均不足1亿元。
财联社9月30日讯(编辑 俞琪)“业绩越好,股价越跌”似乎已成为光伏产业当前逃不出的魔咒。根据Wind数据显示,A股光伏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长约103%,而万得光伏指数下跌超过20%。其中,龙头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股价今年迄今股价累计最大跌幅分别为49%、26%和38%。
业绩与股价大背离的背后,产能严重过剩早已成为行业心知肚明的共识,但为了生存,光伏企业又不得不用疯狂扩产来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在2023 SNEC领袖对话环节,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提到,380GW是光伏企业过去18个月的新增产能,也是光伏产业在2021年前倾尽十几年建设而成的全产业链规模。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赛道愈发拥挤、龙头不断扩产,产能过剩的危机越来越严峻,虽然多数中下游公司半年报成绩喜人但市场还是持续看衰,股价总是跟业绩“反着走”。有资本市场分析认为,光伏板块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业绩无法支撑较高的估值。面对不知何时爆发的危机,入局已深的企业只能不断加码,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而这又让竞争愈发白热化。
▌光伏上演极致冰火两重天:十大龙头上半年狂收4500亿却已遭万亿市值蒸发 千亿级企业仅剩4家后开启“股价保卫战”
根据公开数据,申万行业光伏设备板块61家公司今年上半年营收总额达5803亿元,同比增长32%,归母净利润达696.6亿元,同比增长41%。头部企业中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特变电工、天合光能、晶澳科技、TCL中环、阳光电源、正泰电器、阿特斯营业收入位列前十,合计营业收入达4509亿元。
具体来看,据能见8月31日微信公众号文章《2023年上半年财报速递:博弈升级,光伏“十强”竞争格局有变》指出,光伏“十强”的营业总收入均超200亿元,通威股份以740.68亿元一马当先。阳光电源及晶科能源营收增速最快,同比增幅分别为133%和60.52%。阿特斯以261.05亿元的成绩新晋“十强”。
(资料来源: 能见8月31日公告号文章《2023年上半年财报速递:博弈升级,光伏“十强”竞争格局有变》)
然而股价表现却与亮眼业绩形成巨大反差,据计算上述10大龙头中除今年刚上市的阿特斯外,其他九家总市值较此前市值巅峰时期迄今累计最高蒸发达12000亿元。更有数据显示,相较近两年的最高值,整体光伏股总市值已经蒸发超过3万亿。
据光伏们9月15日微信公众号文章称,在此前两年的光伏牛市期间,市值冲破千亿关口的光伏上市公司有18家之多,除隆基绿能、阳光电源和通威股份“三剑客”外,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TCL中环、特变电工、正泰电器、大全能源、合盛硅业、锦浪科技和德业股份等同样在列。但目前市值达千亿的光伏企业已然从18家骤减至仅剩4家,分别为隆基绿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和晶科能源。但其中隆基绿能总市值较去年股价高点迄今累计最高蒸发3300亿元。
在市值经历剧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光伏股不得不开启“股价保卫战”。在A股市场近期掀起的回购潮中,光伏企业显然成为主力军之一。
例如昔日光伏“大白马”阳光电源8月24日股价跌破百元,来到94.38的低点。当日盘后,公司公告董事长提议回购股票。随后于9月12日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以5亿元-10亿元回购股份,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150元/股。对于回购目的,阳光电源表示,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此外,光伏逆变器厂商昱能科技亦在董事长提议下于9月12日公告拟以1亿至2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220元/股。
据媒体报道不完全统计,8月以来,除上述提到的阳光电源和昱能科技外,包括晶盛机电、捷佳伟创、东方日升、锦浪科技、中信博、先导智能、露笑科技、特变电工、晶澳科技、晶科科技等在内,已有不少于10家光伏板块的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了回购公司股份计划或股份回购的最新进展。
有分析人士对此表示,回购一方面说明上市公司认为(股价)现在是低估的,市场没有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另一方面,公司对持续发展的信心十足。
▌停不下来的扩张注定“剩”者为王?又要拼产能、又要卷技术的光伏龙头家底成色几何
虽然产能过剩早已成为光伏行业的共识,但疯狂的内卷下谁也按不下扩产“刹车键”。仅8月以来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阿特斯、通威股份、乐通股份等多家企业公告新的扩产计划或是项目新进展情况。其中,龙头企业竞争激烈,阿特斯两个一体化基地开工;通威发布公告建设硅片产能彻底进入“一体化”行列;天合光能扩建项目涉及硅片硅棒、电池片、组件产能等。据光伏资讯不完全统计,8月光伏制造业开工项目13个,签约项目15个,投产项目22个,募资项目6个,合计56个项目。
(资料来源: 光伏资讯9月12日公告号文章《百亿投资、一体化大基地项目,8月光伏产业链内卷激烈》)
拼产能的同时,隆基绿能9月宣布重点布局BC电池并称此为未来技术主流则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技术战,引发了一场TOPCon电池与BC电池的路线之争。在高调宣布后不久,隆基9月19日公告,拟39.15亿元投资建设铜川年产12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本项目产品将采用公司研发的HPBCpro高效电池技术。
公开信息显示,国内具有BC成型产能的上市公司,仅有爱旭股份的ABC电池及组件和隆基绿能的HPBC电池。此外,钧达股份、天合光能和横店东磁的产能皆为规划或在建。相较此,TOPCon电池组件已经先一步得到市场验证。其中,天合光能推出的基于N型i-TOPCon技术的700W+组件刷新TOPCon组件功率纪录。(具体详见财联社此前深度报道光伏茅剑走偏锋站队BC电池:前有爱旭股份“埋伏”,后有一众“追兵”)
业内人士认为,光伏行业最偏好技术迭代,只有新技术颠覆旧产能,才能为整个行业创造新增长,但这也会引发新一轮投产“军备竞赛”,无不考验着每一家光伏龙头的“家底”实力。
根据财经十一人9月6日微信公众号文章《产能过剩,光伏企业谁能剩者为王》指出,从光伏企业的资金实力来看,一方面在现金储备方面,隆基绿能以约516亿元的金额位于首位,紧随其后的是通威股份,公司上半年末现金储备为400亿元。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斯特三家A股上市公司的现金储备金额超200亿元,大全能源、东方日升、TCL中环、晶澳科技四家则超100亿元。
(资料来源: 财经十一人9月6日公告号文章《产能过剩,光伏企业谁能剩者为王》)
此外,各家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同样支撑着企业后续的运行及扩张。具体来看,通威股份和隆基绿能上半年以及过去三年半的合计资产现金流仍占据行业前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章还分析指出,钧达股份、京运通、协鑫集成和双良节能过去三年半的合计资产现金流为负值。现金储备和造血能力都相对薄弱,如果需要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则将比较依赖外部融资。
(资料来源: 财经十一人9月6日公告号文章《产能过剩,光伏企业谁能剩者为王》)
但不管怎样,对于光伏扩产现状,有分析人士坦言,光伏产业已陷入“合成谬误”。扩产是光伏企业的最优选择,但个体的最优选择,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产能严重过剩的糟糕处境。年中起光伏价格战已经打响,后期行业注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