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小盘指数大多出现调整,主要指数除上证指数相对抗跌接近平收,其余指数全线收跌,其中创业板指跌幅居前,周五盘中更是几度跌破2000点,收盘险守2000点,周度累跌2.29%。市场风格方面,资金风险偏好降低,以煤炭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受到青睐,与此同时,部分短线资金持续聚焦抱团行情。
在上周的周策略中,本栏目引用券商观点谈到:海外紧缩仍形成对A股压制,国内政策再加码是绝对大概率,重点关注方向上,提出“部分需求好转、库存和产能等供给格局改善的食品饮料”、“股息率高且具备优质现金流的领域”、以及“周期反转和技术共振的半导体产业链”或存在机会。从本周A股走势来看,也基本印证了本栏目的相关观点。
【宏观策略】高股息策略“正值风起”!王牌研究员带你全方位解读+梳理潜力领域
作为价投的“好帮手”,栏目在宏观策略研究方面一直发挥着的稳定且卓越实力。自今年4月以来,本栏目一直积极关注并深入探讨“高股息策略”这一投资方向,就“高股息策略”,栏目的相关讨论已不下数十次。
在讨论过程中,栏目始终坚持在低利率的环境下,高股息能够提供稳定且具有吸引力的回报,这种资产是难能可贵的看法。结合实际反馈来看,相关判断也得到了市场走势的证实。
期间,为了持续深化这一观点,本栏目的研究员们进行了持续且高频的策划工作,围绕高股息策略展开了系列讨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主题:
①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为什么高股息率策略值得我们重视;
②如何选择攻守兼备的高股息风格,以持续获取超额收益;
③今年高股息策略为何有效,以及如何进一步增强投资收益。
落实到具体,本栏目在电力、煤炭以及油气开采等高股息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对于这些领域的具体投资逻辑,栏目在【洞察】系列文章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点击部分文章进行查阅,以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①【风口研报·洞察】攻守兼备的高股息风格持续跑出超额收益,如何选公司
②【风口研报·洞察】当前为何要重视高股息率策略
③【风口研报·洞察】为何当前阶段要重视“杠铃策略”?
④【风口研报·洞察】今年高股息策略为何有效、如何进一步增强收益
【风口解读】EUV光刻“平替”?纳米压印引发市场热议,看Ta一文详解“风暴中心”苏大维格的纳米压印业务
近日,光刻机领域的纳米压印技术受到A股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作为相对较新的概念,投资者对纳米压印产生了较多疑问。什么是纳米压印?又为何突然“蹿红”?
纳米压印技术是一种将微电子加工工艺融合于印刷技术中的新型制造方法。它通过将电路图案刻在模板上,然后将模板盖在承印物上,再通过压印将电路图案转移至承印物上。与传统的光刻机制造工艺相比,纳米压印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低的成本等优势。
纳米压印火速蹿红的背后源自于一条互动动态。9月14日,苏大维格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光刻机已实现向国内龙头芯片企业的销售,并已实现向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的出口。
该消息公布后,不少投资者直呼苏大维格是“国产之光”,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投资者“质疑打假”,认为“此光刻非彼光刻”。那么苏大维格到底是“何方神圣”?看完本栏目的前瞻梳理或能有个全面了解。
9月10日17:27栏目引用分析师观点从“苏大维格”H1业绩表现切入,深度阐述公司在纳米压印领域的经营情况:
公司业绩虽承压,但其新兴业务目前尚未进入利润兑现期,公司的微纳光学技术及产品技术壁垒较高,依托现有技术平台扩展新市场的竞争能力强。
具体来看,公司是国内少数拥有微纳光学制造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具备自主研制光刻设备、设计微纳结构、制造模具再到材料成型的核心技术。
基于公司在微纳光学领域领先的技术能力,公司研发生产的导光膜、导光板广泛应用于IT、消费电子产品制造。
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同时拥有大幅面高精度纳米光刻设备和高保真纳米压印设备的厂家,在AR光波导镜片领域,公司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有望充分受益于AR行业高速增长。同时车载AR-HUD领域积极与产业巨头合作对接,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Apple Vision Pro没带火的苏大维格撞上了风口上的“光刻机”。不管是无意于此,还是有意蹭热点,苏大维格的含金量确实是不符合大多数投资者的期望。但神奇之处在于,其股价却在澄清后持续上涨,截至9月15日,区间最高涨幅达39%。
【深研公司】创新药预期回暖!深挖临床CRO细分“小而美”,3日大涨12%
借力财联社资讯集成优势,本栏目观察到近期多地重启学术会议,行业加快恢复日常经营活动。在细分领域中,创新药审评审批速度明显加快。基于上述线索,栏目随即向创新药方向深挖优质标的。
9月12日20:30栏目精选券商研报覆盖梳理“全链条临床CRO服务提供商-诺思格”投资逻辑:
诺思格以CO服务(临床试验运营服务)为基,承接项目类型向创新药转化,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与全国800余家医疗机构、各治疗领域的研究者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公司经营方面,诺思格2023H1新签合同金额6.49亿元,同比增长69.78%。
在国家鼓励创新药研发产业,以及愈来愈多全球药企在中国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分析师预计公司20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2、2.9亿元,同比增长51.7%、29.1%、29.0%,给予23年PE50倍,目标市值86亿元(当前60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诺思格股价持续走高,截至9月15日收盘,3个交易日最高涨11.97%。
以上为栏目阶段综合表现,受限于文章篇幅,若需了解更多优质研报涉及的其它上市公司投资逻辑,请点击进入栏目查阅。
特别提示:栏目为内容资讯产品,并非投资建议,栏目发布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 与本公司及栏目作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