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健适医疗自研抗菌缝线获证 属国产首款
2023-09-12 星期二
资讯
①健适医疗自主研发的“三氯生涂层抗菌缝合线”获批上市,属于国产首款抗菌缝线。
②抗菌缝线除了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外,在卫生经济学效益上能显著降低医疗资源的支出。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达到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等目的。
关注

近日,国内新兴医疗科技公司“健适医疗”宣布,自主研发的“三氯生涂层抗菌缝合线”(健适抗菌缝线)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是首款获得NMPA批准的国产品牌抗菌缝线。

打破20年国外技术垄断局面

据悉,自从强生于2003年在国内推出抗菌缝线以来,该领域已经被国外技术垄断了长达20年之久。而健适抗菌缝线的获批上市,是打破这一市场垄断,普及国产产品的关键一步。

抗菌缝线属于手术缝合线中可吸收缝线的一种,是外科手术中的刚需耗材,抗菌缝线表面一般含有抗菌剂“三氯生涂层”。三氯生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可有效抑制多种葡萄球菌的繁殖生长。手术部位经缝合后,抗菌缝线的周围将形成抑菌区,从而显著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根据医学文献分析统计,在手术中使用含三氯生涂层的缝线,可减少约30%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全球指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发布的《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等多个权威指南中,都明确提到并推荐在手术缝合时使用含抗菌剂的缝线。

另据智研咨询发布的产业信息数据,2018年,国内可吸收缝线的市场规模达到37.1亿元,预计2026年达到79.4亿元。同时据行业调研,抗菌缝线约占可吸收缝线使用量的70%,市场规模近50亿。

健适医疗相关人员指出,缝线看似属于一个简单的耗材,其实上游仍然有很多卡脖子的问题,包括所需的线体材料、线体成型机器等。

就此,有行业资深人士分析指出,在缝线领域,国产品牌不仅在知名度上与进口品牌有一定差距,本土企业对上游材料的研发和掌控能力也需要继续加强。不过,该分析人士也表示,本土企业胜在具备地域性优势及成本优势,如果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加大创新投入,打破技术壁垒,自主开发出更高性价比的产品组合,未来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卫生经济学效益值得期待

如上所述,随着国内外科手术量的增长,抗菌缝线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对一款刚需医学产品而言,市场价值之外的另一个重要价值,体现在其卫生经济学效益上。

据悉,在外科手术中,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内发生率约6-7%,占所有院内感染的14%。研究表明,SSI会延长7-19.5天住院时间,增加5倍术后再就诊率,并且导致3%的病人死亡。

其中,细菌污染是手术切口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之一。在异物存在的情况下,导致SSI所需的细菌浓度明显低于正常情况下所需的细菌浓度。以手术缝合线为例,一旦进入人体,缝线会很快被组织蛋白包裹,细菌定植的场所就此产生。

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有研究显示,当术式中的SSI发生率超过10%,并且含抗菌剂(三氯生)缝线降低SSI发生率超过10%时,对于医院、社会、医保支付者而言,都能显著降低医疗资源的支出。

2022年,医保结算费用耗材排名显示,“可吸收性特殊理化缝线”排名第八,而这个品类中的主要产品即为抗菌缝线。除了使用量大,医保结算排名靠前的另一大原因是抗菌线尚未进入集采。

由于此前国内抗菌缝线完全依赖进口产品,一定程度上,导致抗菌缝线在集采过程中通常会被延后或单独议价。此番,健适抗菌缝线的获批,或许有望推动市场格局发生转变,加速国产化进程,降低相关医疗费用的支出。

官方资料显示,健适医疗的产品线覆盖微创外科、血管介入和结构性心脏病等多个领域。此次获证的抗菌缝线,属于外科类产品。除了抗菌线,公司的“倒刺线”于2022年9月获得NMPA批准,并在2023年7月河北省牵头三明采购联盟开展的19类耗材集采中,以第一名中选(倒刺线品类)。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