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新闻稿写道,Pixelmator已签署协议,将被苹果收购,但需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②苹果多次在发布会中提到Pixelmator团队,去年《Photomator》被授予“年度Mac App”这一头衔。
《科创板日报》9月6日讯(记者 黄心怡)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作物大模型,对水稻的生长、病害虫害进行识别;以远程巡检代替现场巡检,把采油队员每天两次巡检数量,缩减到十天进行一次;利用数字孪生建模,以及车辆追踪、识别检测等技术,实时获悉隧道内车辆拥挤度……数字化的“种子”正在黑龙江这片沃土生根发芽。
根据《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黑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着力打造数字产业化东北基地、形成制造业数字化龙江模式、建成现代数字农业全国样板、提升智慧生态旅游首位度、建成跨境数字化合作中心,实现“换道超车”。
▍“鲲鹏”生态为龙江数字经济发展开辟“新赛道”
夏末秋初的哈尔滨市,天清气爽。《科创板日报》记者来到了哈尔滨新区深哈产业园区,黑龙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下称“创新中心”)于2022年底在此落成,并投入运营,是全国第24个鲲鹏生态中心。
一走进创新中心,龙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引擎、龙江信创产业生态合作示范基地、龙江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的桥头堡,这三条标语便映入眼帘。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自运营以来,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已与省内外52家企业签署鲲鹏、昇腾生态伙伴战略合作协议,包括华鲲振宇、麒麟信安、麒麟软件、清华同方、天融信、达梦数据库、奇安信、致远互联、清华同方、南大通用、神州鲲泰等软硬件厂商。
截至2023年7月底,鲲鹏云共搭载38个业务和项目。完成17家企业业务上鲲鹏云,包括工大软件、安天科技、飞掣智能、工程北米、致远互联、超图软件等。迄今,已有55家企业获得了黑龙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鲲鹏展翅技术认证证书》,30余家企业正在与鲲鹏适配认证中。
据悉,创新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关注实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在与哈工大、哈工程联合开展的“智能基座”项目中,共开设63门鲲鹏昇腾相关课程,已培养超过14000多名国产化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专业人才。
创新中心还构建了省内最大的“鲲鹏云”云资源池,在拓展新区政府和企业信创云业务的同时,也提供AI算力给企业和高校,着力打造基于哈尔滨新区、服务全省的算力公共服务平台。
▍黑龙江交投刻入“数字基因”
2019年1月成立的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省交投集团”),是黑龙江省“铁、公、机、水、矿”大交通建设的投资平台,具有“融、投、建、管、营”一体化产业生态链。省交投集团董事长齐志刚在采访中表示,2019年,自成立之初,就将数字化刻入了“发展基因”,全力推动“数字交投”建设。
其中,龙江交投智慧物流枢纽平台、智慧公路管控平台是数字化建设的两大重点。《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智慧物流枢纽平台分为园区智能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经营决策管理四大模块、运营中心和各应用能够实现分层分级、分权分域的管理能力,实现集团、省、地市分别管控全国、全省、全市不同的园区业务。
在现场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了各个园区的数据经营指标,包括人员、仓储、车辆态势,以及设备、资产、安防状态。在仓储管理中,每一个仓储的具体运营指标,比如库容统计、库容占比都可以清晰展示出来。同时,在冷链系统中可看到冷链IOT建设详细数据指标,比如冷库的能耗,叉车系统的设备、人员、车辆总数等。
此外,运输管理的全省业态也都一一呈现,涵盖企业用户的总数、货主企业、年度行驶里程、以及运力资源,甚至车辆行驶过程当中的报警信息等。
智慧公路管控平台则围绕黑龙江智慧公路建设的核心需求“收费稽核、养护管理、智慧高速、服务高速、法制高速”,采用“1中心、2朵云、5平台”的总体架构。其中,1中心,即监控指挥中心;2朵云,即综合利用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混合云;5平台,即路网管控、收费管理、智能养护、应急协同、公众服务平台。
在智慧公路管控服务平台上,工作人员可实时查看当前收费情况,用折线图方式显示不同支付方式的对比。把视频数据融合到平台后,通过AI技术和人工巡查的结合,能及时发现异常事件,同时降低人工巡查的频率。
其中,天恒山全息隧道安全通行动态系统尤为引人注意。该系统利用数字孪生建模,以及车辆追踪技术与识别检测技术、车型识别技术等,打造前端采集设备系统,实时获悉隧道内车辆拥挤度、通行车型占比等,以及12小时内、24小时、7日内的流量趋势。
齐志刚表示,面向未来,省交投集团将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动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
▍“数字化”为农业插上“智慧翅膀”
在闫家岗智慧农场的一处稻田里,一台高清AI摄像头伸向田间,实时采集水稻叶龄数据。
“叶龄是水稻管理里非常重要的内容。就像婴儿在不同时期要吃不同的奶粉一样,水稻在每个时期也有不同的管理要求。我们在获取照片后,通过AI算法就能识别水稻叶龄,便于种植户更加精准地管理。”北大荒集团信息公司副总裁兰天义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
数字化设备对本地水稻叶龄进行数据采集
“目前,叶龄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5%以上。”兰天义透露,“过去我们主要靠人来判断,但每个人的判断会有差异。现在,以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的叶龄诊断技术为理论依据,这个理论已经有几十年了,我们用人工智能把这种理论技术表达出来,围绕整个生长周期通过人工标注来训练数据,已形成了模型算法。”
不只是叶龄管理,闫家岗智慧农业示范园已经围绕智慧农业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进行了总体设计。
在感知方面,农场重点围绕天空地一体化的感知技术,应用了遥感卫星、无人机和地面的传感器,对整个水稻生产包括玉米大豆生产,全过程利用物联网、5G、边缘计算、AI等技术进行了数据的采集和收集加工分析。
作物长势监测诊断设备
在分析和决策方面,北大荒集团重点围绕着作物大模型进行了布局。“根据环境因素,包括整个作物生长对于水、肥、气、热的需求,进行了加工和处理,实现了精准的分析和相应的农事指导。”
在执行环节上,闫家岗农场部署了智能农机,可以实现定量地施肥、打药,以及无人收货。在收货过程中,也对产量进行实时监测,形成了产量图。
据了解,闫家岗农场已经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员工在智慧农机上通过5G网络在田间实现辅助驾驶。“举个例子,原先插秧机需要3个人来操作,一个人驾驶、两个人装苗,现在通过辅助驾驶,只需要1-2个人就可以完成。”兰天义称。
此外,农场还在其他方面应用了物联网技术。比如,通过水位传感器,智能水闸进行远程排水和防水,还可根据蓄水方式,开展智能化灌溉。而智慧大棚在整个稻苗生产过程当中,根据生产周期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及时地通风和补光。
“根据测算,通过数字化建设,我们每亩地节约投入100元,同时增产增收100元,包括了产量和质量。”兰天义提到。
2020年以来,北大荒集团先后启动建设了两批共20个数字农(牧)场,核心示范总面积30.4万亩,辐射带动面积236万亩,建成了七星、胜利、创业、红卫、勤得利、二道河6个规模化国产农机装备智慧农场,成为全国领先智慧农场群。
▍“数字引擎”让共和国长子“轻装快跑”
作为共和国装备制造业的“长子”,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哈电集团”)是我国建设最早的发电设备研究制造基地。
哈电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创新与数字化部信息与数字化室总监刘志坤表示,哈电集团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服务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作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陆续出台了《哈电集团“十四五”数智化规划》、发布生产数字化抓专项规划等,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规范了数字化转型工作办法,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建成10个数字化车间、5条数字化产线、17个数字化单元。
在定子冲片智能涂漆生产线上,《科创板日报》记者看到,机械手灵活地完成了上料和下料工作。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原先定子冲片涂漆产线需要6个人来完成,有了自动上下料机器人,现在只需要2个人,缩减三分之二的人力成本,而且可实现24小时工作,人均产量翻倍,并没有废片。
在汽轮发电机智能叠片车间里,机器人熟练地把一块块沉重的冲片部件精准叠放在一起。工作人员表示,机器人叠片效率可达到人工叠片的3倍,把原来需要从6-7人的重体力、重复性的劳动变成只需1人操作,同时叠片左右对齐的误差从0.1毫米缩小到0.05毫米。
目前,该车间集成了智能机器人工作站、AGV、智能立库等装备,采用2D+3D视觉识别系统保证定位精度与冲片质量检测,打通PPS、PDM、CAPP、MES、DNC系统数据流,实现生产管理可视化、数字化、透明化,于2021年顺利通过黑龙江省工信厅组织的认定,荣获“黑龙江省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称号。
叶片是汽轮机的心脏,制造难度最大。哈电集团正在推进叶片智能化加工车间建设。新上线的示范单元以小五轴综合加工中心为主体,集成工业机器人、AGV、5G传输、在线测量、柔性预调定位、机器视觉等先进数字装备及数字技术,运用了加工级数字孪生、智慧仓储物流、柔性过程管控、自动化决策分析等多个智慧单元,全面验证了叶片全序全流程自动化加工产线的关键核心技术。
▍油城大庆乘“数”而上
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始有“大庆”之名;如今,大庆这座因石油而生的城市。随着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油城大庆正在乘“数”而上。
《科创板日报》记者从大庆市工信局了解到,大庆已经打造一体化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数字大庆中心IOC,该中心整合了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综合治理中心、12345话务中心、新闻发布中心,通过城市概览、城市治理、经济运行等8大IOC专题,实现“一脑智全城、一屏看全城、一网通全城、一端管全城”。
在一屏通览上,大庆IOC城市运营指挥系统打通全市27个部门系统数据,接入全市2.5万路摄像头,接入视频会议50路,实现全域视频资源“应汇尽汇”,以5cm精度绘制出空天地一体化城市一张图。
联动指挥方面,大庆通过构建“大应急”格局,建设东北首个、全国领先的多级联动应急指挥体系。《科创板日报》记者在现场屏幕看到,当某条路上的油罐车出现爆燃事故时,联动指挥系统第一时间掌握应急资源的情况,并及时进行调度和处置。大屏幕上远程显示扑救画面,便于掌握事故的具体情况。而危化品运输车的轨迹也在平台实时调用,有意外情况发生时,第一时间到场处理,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大庆油田人也“先行一步”,尝到了数字化转型的甜头。《科创板日报》记者来到的中四采油队,是大庆油田第一批成立的采油队,管理面积3.9平方公里,油水井571口,地质储量2373万吨。60多年来,累计产油达到1220万吨。
在采油井的监控界面上,各项生产参数实现在线监测,数据每10分钟回传一次,同时每30分钟生成示功图,员工通过数据变化和示功图的形状变化,能够判断地面设备运行状况和井下深井泵的工作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以前每天两次人工巡检,现在可以远程来查看和分析油井的数据,平均只需要十天进行一次现场巡检。”中四采油队的一名队员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通过数字化集控室和现场运维组密切配合,中四采油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下达指令、排除故障,实现人工巡检工作量下降90%,问题发现与处理及时率100%,油水井生产时率98%。
在油藏开发方面,地下状况无法直接观测,需要大量数据分析判断。而油田运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模拟油藏开发过程,直观展示剩余油分布特征,调整某项生产参数就可以预测开发指标的变化,预测精度达到80%以上。大庆油田利用60多年的开发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建立起注水井的大数据分析决策技术,自动优化注水方案,动态分析的效率提高近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