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今日,中国—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平台正式启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先声药业等企业代表现身; ②虽具体执行方案尚待明晰,但业内认为对国内医药企业是毋庸置疑的利好; ③东南亚医药市场增长强劲,但对进口药械依赖很大。
财联社8月13日讯(记者 卢阿峰)在创新药寒冬的背景下,第16届西普会平行峰会——第六届医药创新生态大会上依然人头攒动。“行业需要这么多Biotech吗?”“创新药的真实价值如何评判?”医药投资人、创新药头部企业领袖、学术界大咖齐聚一堂,激辩行业未来。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创新药生态大会展现形式丰富,创新药企董事长们畅所欲言,有创新药企董事长期待下一个爆款的出现,也有董事长作出“不要太纠结于伪创新”的冷静思考。
而此次大会的圆桌论坛环节,“抱团取暖”的观点获得与会者的普遍支持,还有CRO企业创始人在会上直接呼吁“要大胆利用(具有)综合能力的CRO公司”。
同质化与下一个“爆款”
近年来,在国家药政改革、港股18A新政出台以及A股科创板设立等诸多利好推动下,本土生物医药创新企业(Biotech)快速发展,融资较为顺利,很多Biotech企业的“星辰大海”都是希望向生物制药企业(Biopharma)转型升级。但不是所有的Biotech都有机会翻越研发、临床、生产、销售等一座座大山,与Biopharma顶峰相会。
“因为2015年44号令,我们国内出现了一大批Biotech,我不知道有多少个,但1000个肯定有,现在问题是,有1000个新的创意来支撑新的Biotech公司吗?”复宏汉霖(02696.HK)董事长张文杰在大会上如此发问。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在国产创新药行业的寒冬背景下,国内创新赛道的同质化较为严重。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党委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介绍道,目前,国内在研管线3291个,靶点覆盖786个,覆盖率为39%,且集中在Top20的靶点比例为32%。相比之下,美国在研管线有4282个,靶点覆盖达1436个,覆盖率达72%,集中在Top20的靶点比例则为18%。
另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以PD-1赛道为例,截至今年4月,中国还有77个PD-1类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基石药业(02616.HK)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杨建新认为同质化导致的结局就是大家都挣不到钱。但他同时认为,同质化的出现是好事,让企业做更多前瞻性思考,甄别什么不能做,做了就会是负资产。
与会专家和企业高层均认为,行业最终还是要回到做到真正的高效创新上来。康宁杰瑞(09966.HK)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徐霆直言,“我们认为时下需要一个真正现象级的产品出来,这样就不存在困局了。”
行业对于创新的价值如何判定?刘连新认为,任何一款药物都是以上市为目标,但不应该以上市为终点,它的终点是满足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
康方生物(09926.HK)董事长夏瑜有独特看法,她认为中国创新药企没必要一定要去做全新靶点,因为中国临床的未满足需求仍然很大,“不要太纠结于伪创新,要关注创新的价值,我们的双抗,两个靶点都是已知靶点。我们要利用自己的技术平台,利用已知靶点,创造出高效、低毒性的创新药,这是真正值得做的事情。”
寒冬中如何“报团取暖”?
过去几年,生物医药产业在二级市场由高度火热转为降温挤“泡沫”。随着资本市场对医药行业估值回调,如何走出“寒冬”是整个行业必须直面的课题。
“我本人过去五年,每年拜访100家公司,今年拜访了60家创新药企业董事长做了交流,非常不乐观,40%的公司开始裁员,20%的裁员比例非常多。”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创业导师曹进一句话表述了当前的行业寒冬。
“我觉得应该讲现在还是在冬天,也许正在向春天走,但是到底多快走到春天,感觉还得有一点耐心。”复星医药(600196.SH)董事长吴以芳指出,在行业处于转型变革调整的阶段时,“稳健”十分重要,“要用理性的思维来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能力也有限,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要量力而行,确保稳健。”
新的发展环境下,与会嘉宾似乎都意识到了“抱团取暖共度寒冬”的道理,包括吴以芳在内的不少业内人士更为关注生物医药产业的源头创新尤其协同创新、合作发展。
吴以芳对合作抱有很大的期待,他直言,“企业之间合作就像‘谈恋爱’,大家彼此坦诚合作的效率高得多,同时也要相互尊重。合作是多方面的互惠互利,包括合作开发、深度孵化等模式。”他还透露,复星医药秉承开放式的创新合作模式,从大学到研究机构再到医院,均有深度合作,“拥抱合作,共同发展,可能抱得就更紧一点,我们永远要用开放的心态拥抱合作。”
美迪西(688202.SH)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陈春麟也表示,“国内一些本土企业直接建一个创新药的团队很难,一定要大胆的利用具有综合能力的CRO公司。希望跟大家共同创造一种新的模式,这个才是真正的‘抱团’,真正的共同发展。”
“所以我们为何老提倡‘生态’概念?生物医药肯定不是一个人、一个团队或一个企业从头做到尾,合作非常重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医药创新生态非常重要。”亚盛医药(06855.HK)董事长、CEO杨大俊表示。
(编辑 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