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 ②《行动方案》提出数字金融发展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为数字金融发展明确了方向、目标和规则; ③中国数字金融将在后疫情时代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甚至可能进入发展的黄金十年。
财联社7月17日讯(记者 徐川) 继上月MLF(中期借贷便利)降息后,本月恢复平价续做。今日,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开展1030亿元1年期MLF操作,因有1000亿元到期,实现小幅超量投放30亿元;中标利率维持于2.65%。
对于本期MLF操作,市场人士指出,在银行间流动性总体较为平稳的情况下,暂时无需MLF大幅超量投放。
不过,在进入8月后,MLF到期量加大至4000亿元,9月至12月依次为4000亿、5000亿、8500亿、6500亿,今年剩余MLF到期量为2.8万亿元。
面对置换压力,多位市场人士预计,MLF超量续做的规模也会同步增加,且下半年存在降准可能性,推动宽信用进程。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综合考虑三季度宽信用提速的资金需求、未来MLF操作规模,以及提振市场信心的需要,接下来在MLF持续加量续作的同时,三季度有可能实施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预计幅度为0.25个百分点。
MLF续做量创年内新低 无需加量“补水”
7月MLF30亿元的超量规模相对偏小,为截至目前的年内最低操作水平,此前最低为4月的200亿元。
“在流动性相对宽松环境下,MLF操作价平、量小宽。”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当前银行间流动性水位较为充足,而存单利率和MLF利差仍处于年内相对高位,表明银行申购MLF的意愿相对偏弱,央行顺势将净投放规模缩小至2016年至今的最小金额,在支持实体经济修复的同时避免大水漫灌。
王青表示,7月以来市场资金利率和主要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都较为稳定地运行在相应政策利率下方,这意味着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无需MLF加量“补水”,这也是7月银行MLF操作需求较小、超量规模偏低的直接原因。
与此同时,面对今日2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公开市场还进行了330亿元操作,净投放310亿元。
进入7月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相对偏小,此前连续7日维持20亿元的“地量”逆回购投放。截至今日,本月逆回购合计操作770亿元,到期11840亿元,净回笼11070亿元。
“近期公开市场维持较少的资金投放,但仍能满足金融机构需求,说明市场上并不缺资金。”江浙地区某农商机构金融市场部交易人士今日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MLF操作恢复平价 资金面维持税期平稳
从价格层面来看,继6月MLF降息后,本月恢复平价续做,中标利率维持于2.65%,符合市场预期。
“6月OMO(公开市场)和MLF利率双降落地后信贷需求回暖,降息等价格工具发力空间与必要性暂时下降。”明明表示,由于6月降息刚刚落地,而历史上很少出现连续降息的情况,货币政策基调延续正常,因而价格层面延续了平稳。
从市场利率来看,随着税期将至,给资金面情绪造成小幅扰动。上周DR007利率持续上升至1.80%附近,截至今日中午12时,DR007加权利率为1.8498%。
市场人士指出,面对边际收敛的资金面,央行公开市场在上周五(7月14日)加码逆回购180亿元,使得隔夜回购利率回落。
前述银行机构的交易人士也进一步说道,“主要是近期受税期扰动,资金利率会有所抬升,不过只是短期调整。”
后续MLF到期量增大 降准或为应对选项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余下各月的MLF到期量较大,8月至12月依次为4000亿、4000亿、5000亿、8500亿、6500亿,合计为2.8万亿。
多位市场人士提到,随着各月MLF到期量加大,预计超量续做的规模也会同步增加,且下半年存在降准可能性,推动宽信用进程。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认为,由于维持中长期流动性合理宽松仍是下半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三季度有可能再度小幅降准,以平稳置换剩余2.8万亿元到期的MLF,以保持宽松的信贷环境。
明明亦指出8月开始进入年内MLF到期高峰,可能会对流动性市场预期形成一定扰动,数量端宽货币发力稳定预期必要性回升。当前MLF余额较高且突破5万亿,历史上MLF余额在5万亿以上时通常触发降准置换MLF,关注三季度降准落地可能性。
“降准与结构性工具仍在政策工具箱中。”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主要是目前经济复苏面临内外环境较为复杂,逆周期政策力度不减,以及与积极财政形成合理,央行仍可能适度降准,通过降准等释放长期限、低成本资金,在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银行信贷扩张能力,稳定市场流动性,继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