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本周南、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 ILI%均已回落,今年冬季该数值峰值低于过去两年。 ②由于今冬流感高峰未出现在2024年度内,2024年部分感冒类药物的销量相较于2023年有所下降。
财联社6月21日讯(记者 滕飞)芳纶是三大超强纤维之一,芳纶纸、芳纶涂覆隔膜的技术突破不断打开产业成长空间,下游应用面越来越广,国内龙头公司近年来也不断展新翼,意图抢占市场先机。
“国内现在涉足芳纶产业的公司还比较少,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体量都不是很大,产品多集中在低端领域,随着国内芳纶工艺的升级,叠加其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有了新的方向,国内龙头公司都在陆续进行产业链延伸,并加速技改、扩产,意图在国内芳纶材料行业实现大规模量产前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有产业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讲道。
芳纶纸国产化突破 需求增长迅速
芳纶纸根据用材不同,可以分为间位芳纶纸和对位芳纶纸,主要应用于电气绝缘与蜂窝材料两大领域,下游行业对其需求十分强劲。
从价格上,芳纶纸售价今年呈小幅上涨趋势,产品型号比较多,每吨售价从20万左右至100万不等,相比国外竞争产品,相同型号大概有20%—30%的价格优势。
“现在国内产业需求主要来源于电气绝缘,占用约90%的市场份额,蜂窝材料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国产飞机的发展,会让其应用比例越来越高,每架飞机用芳纶纸大概2—3吨左右。”前述产业公司人士讲道。
从目前国内芳纶纸的销售结构来看,仍然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国内蜂窝材料销售比重约在10%,而在全球市场上,蜂窝芯材用芳纶纸占比超过30%。
生产原料芳纶短切纤维及沉析纤维作为差异化的造纸纤维,通常仅用于生产芳纶纸,全球仅美国杜邦、泰和新材及超美斯等少数几家企业能够量产,且基本不对外销售,竞争格局高度集中。
“芳纶纸的生产原材料很稀缺,构成了产业介入的壁垒,每一条成熟的高端产线都是稀缺资源,没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很难保证芳纶纸的稳定生产供应,价格也自然不会有很强的竞争力。”产业公司人士表示。
据介绍,我国芳纶纸产能相对较高,但在高端的蜂窝、绝缘应用领域,我国仍然需要依赖海外企业供给,形成了高端进口依赖,低端产能过剩的局面。但随着民士达(833394.BJ)、荣晟环保(603165.SH)等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我国企业的芳纶纸与海外竞争对手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国产化进程加快。
据QY Research统计,我国芳纶纸消费量已从2017年的2742吨增长至2021年的4215吨。随着芳纶纸国产化的推进,预计2028年我国芳纶纸消费量将达到1.24万吨,2022—2028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14%。
芳纶纸材料的优异性能,使得它的用途非常广泛。“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芳纶纸需求的重要增长点,大概会给芳纶纸增加千吨级的需求。”产业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道,“传统的电器绝缘主要应用在变压器、矿山井下电机上,现在动力电池升级要求正好与芳纶纸高强度、化学相容性好、绝缘及耐高低温等特性相耦合,可以在电池隔膜、电池绝缘、超级电容、充电桩上广泛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芳纶产业升级再造 芳纶隔膜受资本青睐
芳纶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合成纤维。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对位芳纶和间位芳纶。
“对位芳纶跟间位芳纶相比,工艺路线要长,而且是生产的长丝,控制难度要高;生产过程中溶剂对设备的腐蚀很强;由于纤维强度模量高,对设备的损伤也要大一些。”泰和新材方面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据产业数据显示,去年间位芳纶的下游应用中,防护占比在50%左右,工业过滤占比30%左右,其余是芳纶纸;对位芳纶应用中光缆占比50%,防护、汽车、工业增强各占10%左右。
经过数年的发展,国内产品与海外品牌已经各有千秋,间位芳纶国外品牌颜色更白,某些差别化品种性能更好;国内的优势是产量大、色号全,从性能上讲阻燃性能要更好。对位芳纶方面,产品品种方面都能覆盖,但是国内产能规模小,稳定性跟国际龙头比稍有差距。
目前芳纶产品中,芳纶隔膜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支。“如果一辆车60-70度电,基本上用700平方米的隔膜。芳纶涂覆安全性能好,耐温性、针刺试验、循环寿命、快充、生产效率都要好。”有市场人士表示,“芳纶跟PVDF在涂覆方面并没有直接替代的关系,PVDF是做粘结剂,芳纶是增加安全等性能,芳纶涂覆隔膜比现在的涂覆隔膜综合性能提高很多,应该会率先切入高端汽车市场。”
据泰和新材方面介绍,公司芳纶隔膜的认证现在基本是处于A 阶段,A阶段测隔膜性能,B阶段测小批量小电池,C阶段测大批量大电池,有些进展比较快,今年有客户进入C阶段的概率比较大。
“从性价比来说间位芳纶涂覆就可以满足,如果客户需要我们也可以提供对位芳纶,选择哪种材料主要取决于市场参与者的偏好。”泰和新材有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讲透露。
从价格上来看,目前芳纶涂覆隔膜比传统隔膜的价格有一定上浮,但下游客户基于对安全性能的考量,基本表态在接受范围之内。据业内人士判断,后期芳纶隔膜涂覆产线放大,成本还有较大下降空间,“产业投资会带来降价效应,下游电池厂动力设计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芳纶材料,方案的改进也会让成本下降,良品率也会提高。”有产业人士如此说道。
(编辑 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