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北京昌平一宗地重回“价高者得”,这是近期北京推出的第二宗未设置地价上限,也未设置商品房销售指导价的涉宅用地; ②“未来北京土拍不限价,很可能是一种常态化的动作。”
近日,《柳叶刀微生物》(Lancet Microbe)发布题为《人类感染新冠病毒后排放病毒至空气和环境中的研究》(Viral emissions into the air and environment after SARS-CoV-2 human challenge: a phase 1, open label, first-in-human study)。
这是世界首个新冠人体挑战试验,是一项传染病的传播方式研究,讨论的问题包括新冠病毒是如何从患者体内传播到空气中等。
论文显示,在2021年3月6日至7月8日期间,研究招募了36名参与者,包括10名女性和26名男性。最终,34名参与者中有18名被感染,占比53%(有两名参与者被排除在方案分析之外)。这些感染者在经历短暂的潜伏期后,其鼻子和咽喉部位持续测出了高病毒载量,并出现轻度至中度症状。
研究发现,在未感染人员的房间内,或是他们的呼吸过程中,均未检测到病毒污染;但全部感染者都将携带病毒的颗粒排放到了空气中或是周围环境,或是两者兼有。检测到病毒的地方包括:空气样本、手拭子样本、口罩、床头柜、床架、遥控器、浴室等等。
研究还发现,在首次报告出现感染症状之前,病毒很少向外排放,排放部分比例仅有7%;而在第一次抗原检测呈现阳性之前,也几乎没有排放,排放比例为2%。
研究人员也试图寻找病毒载量与病毒释放途径、症状之间的关联。研究人员认为,口罩、空气、手和物体表面病毒载量与鼻腔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比与咽喉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更强。前述发现在四名参与者尤为明显,即当病毒仅存在于其咽拭子样本中时,其向空气和环境的排放很少。
这一结论也相当于说明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向环境中传播的病毒主要来自于鼻腔中的病毒。
此外,感染症状评分与排放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也就是,症状强弱并不能决定病毒释放的多少。研究中,有症状严重者释放病毒相对较少而无症状患者释放大量病毒的情况,包括其口罩中的病毒。
最论文最后,研究团队也提出,该项研究具有局限性。因为,这是一项样本量很小,且只包括经鼻接种的健康年轻成人参与的研究。同时,研究是在负压病房进行的。研究也不包括后续变异株,包括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情况。
研究者认为,与自然感染相比,鼻内实验接种可能导致较少的症状性疾病,而负压室在释放病毒后可以更快地去除病毒,这可能减少了总体传播效果或掩盖了更严重症状对病毒传播的影响,也低估了传染性。
2021 年 2 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院感染病学系联合英国政府宣布,他们将在英国疫苗工作组(UK Vaccine Taskforce)和英国卫生和社会保健部(NIHR)的资助下,与伦敦皇家自由医院和临床试验设计公司合作,开展代号为COVHIC001的“新冠病毒人体挑战试验”。英国疫苗工作组是一个代表英国政府鉴定以及购买疫苗的机构。
由于招募健康人主动感染新冠被认为有悖于医学伦理,这项试验也曾经引起了较多争议。而为了此次试验,英国政府特别拨款33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亿),提供资金支持。而据伦敦旗帜晚报2021年报道,研究团队为每一名志愿者支付了4500英镑的报酬,折合人民币约4万元。
不过,在最新的论文中,研究团队认为,其研究结果表明了人类感染模型有助于了解新冠病毒的动力学和传播途径,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未来研究应着眼于解决时间、程度和病毒排放途径异质性的基础,以试图确定高排放者。以及,研究也提示了做好手部清洁和物体表面清洁可以在降低传播风险。
此前,在2022年2月,该研究已经有一部分结论发布。当时,团队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年轻人感染新冠后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病毒动力学研究》(Safety, tolerability and viral kinetics during SARS-CoV-2 human challenge in young adults)的文章。
前述研究的结论包括:一,志愿者在被感染后,最早可在40个小时通过咽试子测出阳性,最早可在58个小时通过鼻试子测出阳性,咽拭子和鼻试子中的病毒载量可在4.7天和6.2天达到峰值。二,在接种后14天,部分受试者的核酸检测依然呈阳性,到了28天,还有33%和11%的人在喉咙和鼻咽里检测到核酸阳性,感染者在接触病毒后平均10.2天之后已不具有感染性;在感染者血清中,中和抗体在感染后28天达到峰值;三,研究中,有89%感染了病毒的人出现症状,16名感染者出现症状的时间集中在检测到病毒感染后的2-4天;12名感染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嗅觉障碍,感染后半年,仍有5人反映嗅觉未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