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聚焦对外开放,深交所全球投资者大会亮点回顾:GDR发行互联互通被看好,ETF跨境联通新趋势引关注
①新发展格局下,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驶入快车道;
                ②在2023深交所全球投资者大会上,与会嘉宾分别就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互联互通机制、ETF跨境联通等重要议题带来了最新的实践观察与发展建议。

财联社6月6日讯(记者 黄靖斯)为助力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共享中国发展新机遇营造良好环境,深交所启动互联互通全球存托凭证业务,先后实施深港、深日和深新ETF互通等都是典型案例。

全球存托凭证如何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ETF正式纳入互联互通取得哪些显著成效?海外投资者及各参与方如何评价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水平?

在6月1日至2日举办的2023深交所全球投资者大会当中,来自境内外的逾300名投资机构、中介机构、上市公司代表分别就,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互联互通机制、ETF跨境联通等重要议题带来了最新的实践观察与发展建议。

互联互通更进一步,GDR海外融资被看好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驶入快车道。5月16日,证监会发布境内上市公司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指引,对境内公司境外发行GDR的定位、申请程序、规则适用、材料要求和实施安排等内容进行了细化。

在圆桌对话《全球存托凭证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中,来自全球交易所、银行、律师事务所、上市公司的各方代表,分别就GDR新规及影响发表了最新看法。

对于新规,英国年利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宏谈到了三点相对明确的政策信号,一是GDR募集资金要投向主营业务,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二是要满足海外布局和业务发展的需要;三是明确如何更好地运用两个市场、两个资源。“在这样的大定位背景下,GDR可能和传统A股定增项目相比可能会有所区别,各发行人更应根据实际融资需求进行对应的产品选择。”徐宏表示。

进一步来看,市场和投资者将逐步更加熟知和认可存托凭证的特色和优势。德意志银行信托及代理人服务亚太区销售总监、董事总经理吴滨用了“互联互通”四个字来形容GDR的内核——其特色在于搭建一个连通不同资本市场的通道,通过存托凭证的应用,帮助新兴市场国家的发行人等直接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人;对国际投资人而言,同样也是方便快捷的通道,有利于他们介入新兴市场的股票标的,去获取高增长的红利和投资的收益。

吴滨还提到的一点是,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时差优势,“GDR在其上市的欧洲资本市场是可以交易的,等于把A股的流通性向欧洲交易时段延伸,也可以通过跨境转换的机制使得A股的价格和GDR的价格中长期走势趋同,没有明显的价差,这些都是存托凭证得天独厚的特色和优势。”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艾德华(Jon Edwards)认为,多元化的投资者类型有利于GDR的发展,其中长线基金的作用尤为关键。

2022年11月,欣旺达正式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成为深市第四家成功发行 GDR,赴欧洲上市的公司。可以说,欣旺达是GDR互联互通的直接受益者,对此,欣旺达董事会秘书、副总裁、投资发展部总经理曾玓也深有感触。

一是对于业务的帮助,在GDR发行的过程中,大量的英文信息披露很好地向国际市场展示了欣旺达的企业形象,便于客户快捷地了解到公司信息,也有利于下一步的国际业务开拓。

二是股东结构发生了变化,通过GDR,不少外资机构成为了欣旺达的股东,相应的,也有不少投资者后续也会通过QFII等形式进入欣旺达的股东名册,有助于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三是在资金层面,欣旺达发行GDR募集到的大量海外资金,有利于公司的海外业务拓展,不必经历国内募集资金再投出去等繁琐流程,这也是极大的便利。

多元化、更高效,ETF跨境联通新趋势

2022年,ETF正式纳入互联互通,这无疑是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深化互联互通的又一里程碑性事件,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多重意义。在圆桌对话《ETF跨境联通新趋势》中,与会嘉宾也就ETF互联互通的成果、趋势及政策建议展开深入交流。

2022年12月,中新合作开发的ETF互通产品正式落地,在深交所上市的是南方东英银河-联昌富时亚太低碳指数ETF,在新交所上市的是大华银投信平安创业板ETF和南方东英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ETF,在绿色金融和科技创新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也意味着中新两国在加强市场互联互通和资本流动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在圆桌对话中,新加坡交易所上海总经理陈世亮分别介绍了3只中新互挂ETF的最新情况。他认为,在新交所上市的大华银投信平安创业板ETF和南方东英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ETF,让新加坡乃至全球投资者接触到创业板和创业板里具有潜力增长和科技创新的公司发展红利,截至2023年4月,两只ETF的市场AUM大概1亿人民币,推出以来增长了70%。

而在深交所上市的南向ETF——南方东英银河-联昌富时亚太低碳指数ETF,同样让国内投资者参与到亚太低碳龙头公司的投资当中。截止到2023年4月,这只ETF的规模是13.7亿元人民币。

全球投资者对被动型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展望未来,陈世亮希望在目前的ETF产品互通框架下,继续与深交所研究推出权益类以外资产的可行性,并通过加深权益类和其他资产的ETF合作,为市场提供更多元化和细分化的投资选项。

凭借在东南亚的广泛布局,中国银河证券作为代销机构,积极推动此次中新互通ETF的发行与募集。对此,中国银河国际行政总裁常昱谈到了发行过程中的四大体会。

一是市场潜力大,背后是东盟以及中国投资者对于多样化、风险分散的跨市场ETF产品的需求;

二是规模方面,南下基金的规模超出北上规模约两倍,这既由于两地市场的体量不同,也说明了东盟投资者对于中国产品、市场的认知程度还有待培育;

三是投资者结构方面,东盟市场主要是机构投资人和超高净值客户,中国则以中小投资者为主;

四是未来发展潜力大,一方面银河证券客户群体有着巨大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另一方面,东盟投资者财富管理的产品配置需求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景顺集团大中华ETF业务负责人黄婉君认为,联接和ETF都是大势所趋,其本人也非常看好互联互通的机会。“目前中国必然是最多A股ETF的市场,联接到国外,可以推出很多不同组合的A股ETF。同时,ETF是非常有效的建制工具,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了,报价、成本非常有效率,主动基金的管理人除了利用自己选股的能力外,也可以考虑用ETF做投资组合,我想这也是未来的趋势。” 黄婉君表示。

作为做市商代表,香港富盈交易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朱慧安分享了海外ETF市场发展经验对中国内地ETF市场的几点启示。

一是跨境ETF的应用:近年来,亚洲各市场中跨境ETF规模占比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ETF这一透明、便捷、有效的工具来配置全球资产。目前内地上市的跨境ETF占比低于其他亚洲市场,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二是债券ETF的发展:2020年3月,全球债券市场流动性承压,但债券ETF仍持续交易,帮助投资者在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管理头寸,快速调仓。此后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把债券ETF纳入其债券投资工具箱,这一趋势未来在在内地也会慢慢展现;

三是投资者类型的丰富:越来越多的私人银行及家族办公室选择通过ETF来搭建投资组合 (即“Fund of ETFs”)。随着ESG投资理念的深入人心,由ESG ETF搭建的投资组合也备受关注。随着银行净值化转型和投顾业务的加速发展,ETF作为资产配置工具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推进ETF投资者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对于互联互通的政策建议,Optiver亚太区机构业务主管Sebastian Born提到,目前中国ETF市场更多的是零售投资者驱动的,从流动性的角度看,也要关注如何帮助机构投资者高效地进行ETF交易。“当交易额大大超出平均交易额时,海外市场机构投资者更常用的成交方式是通过大宗交易机制询报价。但这并不意味着会把交易量引到别处,只是为了更高效地配置ETF资产。ETF的体系中要让投资者有一系列多样化的交易工具,以便于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Sebastian Born称。

券商动态 ETF最新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