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香港证监会最新透露四大新策略,强调AI是重大机遇,担当国际资产管理兼私人财富中心双重角色
①香港投资基金公会第十六届年会今日召开,年会主题为“Re”;
                ②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发表题演讲,谈亚洲金融中心香港在经历2022年多场风暴后如何涅槃重生,及其对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的看法;
                ③香港证监会策略聚焦于四个范畴,让香港能够进一步发挥国际资产管理兼私人财富中心的角色。

财联社6月5日讯(记者 成孟琦)香港投资基金公会第十六届年会今日召开,年会主题为“Re”,旨在于全面开放后,为市场参与者、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交流平台,商讨如何共同推动香港的基金及资产管理行业发展。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发表题为“重新思考、整备和部署:香港作为资产管理中心的发展路向”的演讲,谈及亚洲金融中心香港在经历2022年多场风暴后如何涅槃重生,及其对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的看法。

为应对当下的复杂环境,让香港能够进一步发挥国际资产管理兼私人财富中心的角色,梁凤仪提出,香港证监会策略聚焦于四个范畴,即推进基金在岸化策略,同时要将香港打造成为通往中国内地的主要桥梁,并提供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及应用科技来提升金融服务与回报。

香港2023年Q1金融数据“涅槃重生”

“在2022年的大部分时间,业界面对着前所未见的营运环境。股票与固定收益市场受到重创,拖累大多数公募基金的估值下挫。股市创下2008年以来最差的表现,跌幅达20%,而债券指数跌幅亦达到双位数。不论如何配置资金,股债的长线投资者去年均普遍亏蚀。强积金也不能幸免,根据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的数据,去年成分基金的资产净值按年下跌超过10%。”梁凤仪在开篇便细数香港过去一年经历的坎特。

纵然经历“完美风暴”,香港依然展现韧力,似乎在去年底扭转困局,梁凤仪分别从资产管理表现、基金回流、零售基金销售情况上总结了资产管理业2023年第一季表现。

香港证监会从超400家领第9类牌照的持牌法团得悉,其今年一季度资产管理收入按年持平,对比2022年每季均录得双位数按年跌幅,情况明显改善。

其次,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的资产净值已从去年第三季的低位反弹并回复增长,并连升两季至1750亿美元水平。作为投资气氛的重要指标,香港证监会的资金流数据显示,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虽于2022年第三季略见资金净流出,但其后连续两季录得资金净流入,合共75亿美元。

最后,根据香港投资基金公会的数据,零售基金在香港投资者中的销售重拾增长,摆脱之前连续五季净赎回的颓势。

同时,梁凤仪还指出,现时投资环境仍见严峻,业界表现不一,其取决于机构自身的业务策略和投资组合,能否抵御加息及其他市场不利因素的影响。资产管理公司面对着实体经济的信贷增长受制于高利率。美国的债务上限和地区银行引发的忧虑,以至大国之间的博奕,只会令投资环境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Web3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香港资管业意味着什么?

虽然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但危中有机,梁凤仪提到未来中国经济重启、数码化转型、第三代互联网(Web3)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等,都是推动创新和可持续投资的重大机遇。

对于虚拟资产产品,梁凤仪表示:这些产品的需求近年不断上升,我们推出措施来鼓励负责任的科技创新和支持金融科技业界。我们认可了首批虚拟资产期货ETF,而这些ETF主要投资于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买卖的虚拟资产期货,当中包括全球首只以太币期货ETF及亚洲首只比特币期货ETF。两周前,我们发布了适用于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的指引。与虚拟资产期货ETF一样,我们采取了多项保障投资者利益的措施,例如就可供零售投资者买卖的代币的纳入准则订明要求。

在撰写演讲辞时,梁凤仪曾向生成式AI机器人询问有哪些资产管理策略会在高息的环境下奏效。短短几秒钟,机器人即建议配置短期债券、派息股票、价值型股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并分散投资。这个答法具代表性,但却平平无奇。同时,由于聊天机器人没有获香港证监会发牌,还建议梁凤仪去咨询投资顾问。

金融服务业应用AI和机器学习并非新鲜事,梁凤仪提到,资产管理人已利用AI构建投资组合、生成大数据分析报告、进行风险管理,并日渐应用于与客户联系。AI作为信息聚合器能有超越人类大脑的表现,但其产出只能反映过往经验的平均值,只能够处理“已知的未知”。明显地,在作出策略性决定和处理“未知的未知”方面,人类的大脑强大得多。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与AI共存,”梁凤仪说,“我相信,只要能负责任地运用生成式AI,资产管理人将能作出更佳的策略性决定,而不是被取而代之。作为监管机构,香港证监会秉持的原则是,只要科技能促进市场效能与透明度、降低成本及加强投资者体验,便会支持以负责任的方式应用相关科技。不过,企业在现阶段不应尽信AI的产出,并且必须对AI相关的风险保持警觉,以及确保客户能得到公平的对待。我们期望,持牌机构在引入AI前先进行全面的测试,以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并对AI所用数据的质素进行把关。企业亦应聘用合资格人员管理AI工具,并委任高级管理人员妥为监察AI的应用实施,以及设立完善的相关管治架构。一旦发现任何违规行为,香港证监会将向持牌机构问责,而不是AI。”

香港三年注册基金增长20%

为了促进基金在岸化,香港近年推出了两种新的基金结构,让基金可采用信托以外的其他形式成立。透过这些措施,投资基金在香港设立业务时更具成本效益,并更有效率。如同离岸基金,在岸私人基金将享有税务豁免。

据梁凤仪介绍,过去三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数目增加20%至超过900只,约占所有获认可基金的40%,而期内,超过四分之三的新基金是在香港注册成立。

她还表示,“我们一直致力将香港打造成在岸资产管理中心,并会在今年内落实一项重要的法例修订,就是引入涵盖基金存管服务的第13类受规管活动制度。待立法程序完成后,这项制度将于2024年10月生效。”

持续扩大与内地“互联互通”

只有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方能受惠于基金互认安排、ETF通及理财通等多个现行机制。梁凤仪认为,这些“互联互通”措施对香港的资产管理枢纽地位至关重要,而内地与香港市场更紧密的联系,加上更丰富的投资产品选择,最终将使两地投资者受惠。

梁凤仪表示:“我们的策略是为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设立触达内地投资者的众多渠道,务求扩大这些基金的销售版图。而我们在这方面工作的首个重大突破,是在2015年推出的基金互认安排。截至今年3月底,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在内地销售的香港基金共有37只,它们的累计净认购额达到人民币147亿元。参与基金互认安排的香港资产管理公司能够藉此树立品牌名声,扩充旗下基金的分销网络。这些公司如决定在内地开设全资经营的资产管理公司,便可以相关的经验作为借鉴。”

交易所买卖基金产品方面,梁凤仪透露,ETF通以作为旗舰的股市互联互通为基础,将ETF纳入机制之内。ETF通在2022年7月实施后成效立竿见影。今年4月,尽管只有六只香港ETF可供买卖,但这些ETF在南向交易机制下的平均每日成交额达到18亿元,占这些ETF平均每日成交额的20%左右。

对于人民币计价产品,梁凤仪表示,“这些产品对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不可或缺,而香港在当中占一重要席位。香港在人民币资金池、投资产品与衍生工具种类及市场基础设施上享有诸多优势,我们将推动人民币计价证券的交易和人民币衍生工具等风险管理工具的发展,力求巩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的领导地位。香港联合交易所将于6月19日就股票买卖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首批参与的公司有20多家,全部为领先的上市公司,占股市每日成交量的40%。上市投资基金、ETF及房地产信托基金亦合资格增设人民币柜台。此外,我们正与中国证监会合作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之内。”

券商动态 港股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