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元到-5000万元 ②目标公司已连续两年业绩承诺告吹,光伏此轮周期性冲击仍在,且短期内仍然难以判断拐点。
财联社6月3日讯(编辑 俞琪)光伏上游硅料、硅片价格下行趋势延续。根据硅业分会公布的太阳能级多晶硅最新价格,继上周(5月24日)暴跌10%左右之后,硅料价格本周连续第12周降价。与此同时,隆基5月单晶硅片价格公示,平均价格下调30%。当前182硅片价格已在4元/片上下波动,210硅片价格也已低于5.5元/片。
实际上,自去年四季度起,光伏上游价格便开始博弈,但相较于上游价格剧烈变动,组件环节虽也有所松动但总体表现比较淡定。公开信息称,本周国内分布式组件价格小幅下滑,单玻组件主流成交价在1.63元/W-1.65元/W,双玻组件主流成交价在1.65元/W-1.67元/W。
业内分析表示,光伏主产业链虽然仅四个环节,但价格传导并不顺畅,上游因供给刚性而价格弹性较大,而组件环节因更具有消费市场属性,终端需求较好对组件起到更强价格支撑。同时,硅业分会最新分析称,硅片环节大幅降价,传导原材料降价空间,并持续向下游释放利润。
因此,在当前光伏上游一片水深火热的情况下,组件市场开始狂揽利润,不过,这也加剧着本就十分内卷的竞争格局,并且同样期盼降价的终端观望心态更加明显,在此压力下组件企业们究竟还能笑多久?
▌组件环节闷声发大财:龙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超10倍 TOP5合计狂赚超百亿
根据今年一季度的相关数据来看,国内光伏新增装机33.66GW,电池、组件出口总规模约57.5GW,其中,欧洲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同比和环比均出现了明显增长。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考虑需求放量和原材料跌价的双重因素驱动下,看好光伏组件板块的投资机会。
当前,全球光伏组件前五大厂商分别为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和阿特斯太阳能。根据统计数据,五家公司2022年出货量分别为46.76GW、44.33GW、43.09GW、39.75GW、21.1GW。根据东吴证券研报预测,23年光伏组件CR5将继续领跑,出货市占率达到77%,TOP4隆基、天合、晶澳、晶科市占率均超过10%。
今年以来,光伏电池组件企业的经营业绩似乎也很好印证了行业景气度的走高。据Choice数据显示,在A股光伏电池组件板块(按申万行业分类)13家上市公司当中,有10家在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2家涨幅超过1000%,4家涨幅在200%-400%。爱康科技近日在互动平台亦明确表示,今年硅料价格开始进入下降通道,光伏产业链利润正从硅料端逐渐转移至公司所在的电池组件环节,毛利得到了较大改善。
从龙头一季度业绩来看,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净利润均大幅增超2倍,同比增幅分别为313.36%(16.58亿元)、225.43%(17.68亿元)、244.45%(25.82亿元),相比之下,隆基绿能同比增幅虽仅36.55%,但其净利润最高为36.37亿。此外,正筹划IPO的阿特斯在招股书中披露其Q1净利润9.18亿元,同比暴增1181.61%。经计算,五大龙头今年一季度共赚105.63亿元。
与此同时,考虑到硅料下跌,利润转移至组件环节,券商分析师也持续调增一体化组件企业的盈利预期。据媒体报道梳理,以晶澳为例,2月之前券商2023年归母净利润一致预期区间徘徊在70-75亿,进入4月后在多次上调今年盈利预测后,当前业绩指引为93亿。
▌还能“躺赢”多久?产能过剩、终端压价下实则四面楚歌 一体化+N型布局成下半场内卷“终极形态”
不过,组件商“躺赢”的现状不可能一直持续。有市场分析认为,在光伏行业大面积产能过剩情况下,实际上电池组件环节也同样,且由于上游不停的跌价,终端观望的心态更明显。后期,本就内卷激烈的组件在疯狂价格战后,大部分玩家最终会惨淡收场。
目前,在隆基、晶科、天合、晶澳占据较大市场下,第二梯队厂家竞争激烈,并且也反之对头部带来了新兴竞争对手的挑战。去年,通威股份在保持了电池出货冠军地位的同时,顺利进入组件环节TOP10厂家排名。前十榜单中还有东方日升、正泰新能、一道新能和环晟光伏。此外,爱康科技、海泰新能、亿晶光电、正信光电、红太阳等后排企业加紧追赶,亦有爱旭股份、弘元绿能、TCL中环等电池、硅片龙头宣布入局组件。
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及众多企业入局,组件产能过剩隐忧已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年底组件扩产规模已经超600GW,业内认为已呈现过剩局面。近期来看,实际过度的产能叠加上游硅料价格松动等因素影响,多型号光伏组件价格出现回调。亦有行业媒体指出,在4月的国央企光伏组件集中采购招标中频频出现低价中标,已出现跌破部分组件厂商成本线的情况。SMM预测分析认为,在压价心态下,部分电站企业对组件价格看至1.60元/W及以下。
在产能过剩和价格战的苗头下,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在近日表示,光伏产能过剩相对常态,今后两三年会有超过一半的光伏行业制造商将退出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在技术、品牌通道等方面弱势的企业或首先受到伤害,能否在洗牌过程中活下来是存疑的,而持续扩张先进产能是龙头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途径。
平安证券5月19日研报认为,竞争加剧下,一体化趋势渐强,N型电池是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抓手。
硅料大降价之际 实则仅一体化组件企业受益
据业内人士认为,此轮硅料降价,受益的只是一体化的组件企业,而非一体化的新进入者,随硅料降价,组件降价,抗风险能力低,只能被市场拿捏。财联社记者亦从一位产业链价格分析人士处获悉,根据目前成本测算,单一组件环节的毛利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一体化(硅片-电池-组件)的毛利水平在二季度预计恢复到20%左右,电池-组件的毛利则在10%的水平。
平安证券梳理显示,目前头部组件企业基本实现了硅片-电池-组件的一体化。此外,通威股份、爱旭股份、一道新能、华晟新能源、上机数控、TCL中环亦在一体化布局过程中。消息面上,一体化组件龙头晶科能源5月24日公告,拟豪掷560亿元投建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
N型组件招标占比近半 较PERC溢价优势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布局新型电池,在电池组件端实现产品差异化(转化效率、成本等)也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海通国际研报称,今年N型组件招标占比显著提升,对TOPCon组件接受度显著提高。中核汇能启动6GW组件招标,其中N型组件占比40%+;上海富鸿启动2GW组件招标,其中N型组件占比40%。并且,N型组件较PERC组件溢价维持在0.06-0.1元/W以上,性价比优势凸显。
东吴证券研报称,隆基、晶澳、晶科、天合均基于N型TOPCon技术上不断提升,电池效率不断突破,预计今年各公司新技术出货占比分别为25%、21.5%、42.3%和21.5%,掌握N型先进技术的头部企业护城河会更深。除头部厂商外,一道新能源作为新秀厂商也押注TOPCon,并获大量订单;协鑫集成、亿晶光电等老牌厂商也明确将扩建TOPCon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