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华软科技首席科学家吴细兵:做国际高端功能化学品,要‘国产化’先导,更要‘定价权’主导”|财专访
①吴细兵作为华软科技首席科学家,提出要做国际高端功能化学品国产化的先导者,并且在部分产品上拥有定价权。
                ②在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探索中,吴细兵提出“轻资产、重研发”的创新理念。面对化工产业的资源错配,吴细兵表示不能仅靠一刀切的喊停,要通过环保设备去“表”,更要从工艺上治“根”。

《安安访谈录》是界面财联社执行总裁徐安安出品的一档深度访谈类栏目。从投资角度对话1000位行业领军人物,覆盖传媒创新、VC/PE、信息服务、金融科技、交易体系、战略新兴等方向。

《财专访》是由《安安访谈录》出品的系列专访,财联社上市公司报道部聚焦行业热点,通过专访各类专家、领军人物,致力寻找投资价值标的,还原行业发展逻辑。

本期访谈人物:

华软科技董事兼首席科学家 吴细兵

“化工绿色化转型之路,要靠工艺的升级、技术路径的突破,而不是硬砍产能降排放,想在世界立足,中国精细化工从业者要在研发上做文章。”

▍个人介绍

吴细兵,湖北武穴人,1986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9年获得北大硕士学位。现任金陵华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首席科学家。2020年,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作为学术带头人,吴细兵主持研发了400余种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且全部拥有合成路线及生产工艺的自主知识产权。并为我国第一个纺织用高档荧光增白剂ER的问世及批量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 第一标签

中国精细化工践行者

▍ 公司简介

华软科技总部位于苏州,是一家深耕精细化工、健康等领域的优质化工企业。华软科技旗下的精细化工板块,拥有国内领先的光气资源及光气衍生产品-造纸化学品AKD完整产业链,拥有多条先进的医药、农药中间体、农用化学品的生产线。在大健康领域,拥有国内领先的涵盖片剂、粉剂、口服液、膏滋膏方、胶囊等多条保健品的生产流水线。公司将坚守“用创新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的使命,秉承“客户至上、务实创新、全人之志、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受人尊敬的化工新材料龙头企业,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财富。

诠释万物的化工产业,在各行各业掀起一场“同频共振”。所学即所用,当大众对于“精细化工”还处在混沌摸索时,华软科技首席科学家吴细兵已经把周期表上的元素随心捏合,催化出一个又一个特色产品。

近日,财联社记者连线吴细兵进行对话,他向记者细数中国精细化工发展的百折千回,并提出以“轻资产”运营,烫平化工周期性枷锁的创新理念。面对产业大量的资源错配,吴细兵直言在化工的工业治理上,目前存在诸多管理误区,实现绿色化工,不能仅靠一刀切的喊停,不仅要通过环保设备去“表”,更要从工艺上治“根”。

——安安访谈录

01

——————————

平台型运营破局“重资产”桎梏

在华软科技旗下奥得赛的实验室里,堆满了客户按需定制的化合物,“基本上都能在7天内完成样品的开发,一年样品产出量能达到50-60种”。吴细兵讲到。

产品“强输出”的背后,是技术“稳供给”,华软科技自并购奥得赛化学后,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前行,逐步尝试改变以单品驱动业绩的模式,建立起自主研发的战略。

“国内精细化工相对滞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高难度化合物数量上的积累不够,这就像图书馆藏书一样,书多了,找到合成技术和反应路径的最优解就更容易。”吴细兵讲到,“奥得赛早年相当于一个药剂师,代客寻找配方,去挖掘所需化合物生成过程中,成本最低、产业化难度最低的路径,这一段历程,让公司积累了超过三千种化合物的合成技术,这也是公司护城河最高的壁垒。”

在华软科技重要子公司奥得赛产线自动化改造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平台建设,“精细化工不一定非要去走重资产的老路子,精细化工最重要的是有机合成工艺设计能力。公司目前通过研发去探索产品的最优合成方法,进入生产环节,自身有优势的产品自己生产;自身优势不明显的,找有优势的企业合作生产” 华软科技首席科学家分析道。

而这种与优势企业合作生产的模式,生产关系是否牢固可靠,核心合成技术是否还能存有壁垒,综合利润是否又会大打折扣呢?在公司的构想中,这种运营模式或许是精细化工优良的解决方案。

在华软科技首席科学家吴细兵看来,化工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合成技术有时就是一层窗户纸,今日的稀缺,或许就是明日的过剩,市场上的精细化工品,在初期“独一家”时期毛利丰厚,而效仿者纷至沓来之后,化工品的周期性就慢慢浮现,迅速泯然众人。

“这种模式将化工的重资产设备投入转向实验室,我们可以把有限的资金放到研发上,不断析出最新、最前沿的产物,这能保证我们产品线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烫平化工周期性波动。”吴细兵表示。“公司这种多管线的产品布局,除了传统工厂一管多产外,还可以实现每个产品灵活生产,互相独立,不再是传统产业链互联互通。”

据悉,公司寻找生产合作企业,也是分布进行,所有代工厂生产的均是阶段性产物,互有隔离,最终统一再经过公司旗下的工厂做最后的合成,以此来保证品质以及保密性。

站在精细化工新起点,如何发挥己长,用好自身竞争优势?如何借力打力,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代工厂的毛利水平肯定不如自建厂房,但综合安全管理、建设周期、资金成本,以及高毛利的短暂时效,此外还有灵活机动的优势,牺牲一部分毛利,依然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华软科技首席科学家吴细兵如此分析。

如今的华软科技,在多地构建了相对稳定的代加工基地,构建“研发代工”产研结合新模式;由各生产基地进行工艺、品质等技术改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同时,研发中心吸收消化内生、外来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专有技术。

将主业聚焦到精细化工的同时,华软科技也在着手做减法、甩包袱,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产品。近年来,公司将处于亏损状态的润港化工以及部分金融科技业务进行出售,2022年完成对倍升互联的剥离。

02

——————————

迭代产出高附加值产品

华软科技的成长价值来源于定位高端化合物研发。荧光增白剂、医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海洋防污剂……在首席科学家吴细兵的规划中,华软科技在多条赛道同时发力,产品已实现向近百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实现了中国制造对国外部分垄断领域的突破。

荧光增白剂作为公司的重要产品,很早就突破了海外封锁,实现国产化,目前其市场地位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吴细兵谈起其早年着手开发的荧光增白剂,也十分骄傲:“目前全球高端荧光增白剂只有7种,公司已掌握以上品种的生产工艺。”吴细兵接着讲到,荧光增白剂能显著提高被作用物的白度和光泽,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等方面,在与国际竞品的角逐上,公司产品性价比具有竞争优势。

在电子化学品上,公司近期在沧州试生产光刻胶系列材料,关于193纳米光刻胶的基材产品,部分产品已完成中试,正在对接客户。公司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已在武穴久安基地建造完成一条FEC生产线,该产线设计产能1000吨/年,已于2022年中期开始试生产工作。

除此之外,华软科技还着手布局海洋涂料。据公告,今年2月份,公司方面就海洋防污剂产品及防污剂防污涂料产品与金奥海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海洋涂料包含海洋防腐涂料、海洋防污涂料及其他功能涂料。在军品、民用均有广泛应用,看似简单的一层涂料,也是卡住了国内技术的脖子。据相关人士介绍,海洋防污涂料面对的是自然界极其严酷的腐蚀环境,是海洋工业最重要、最基础的防护屏障,但在涂料投入实际应用之前,需要超长周期的验证,短则五年,长则十数年。据悉,奥得赛化学主导研发的海洋防污涂料的重要成分已经初步完成漫长的验证周期。目前公司方面也在着手推进产业化落地,如今已经形成小批量试样。但还需要对产线、工艺等进一步优化后,才能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医药中间体目前也是公司业务版图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华软科技首席科学家吴细兵表示:“在医药中间体领域,公司未来要在多种高附加值产品上形成定价权。”

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下游客户往往高度集中,数目多为一到两家。医药寡头在外包服务商的选择上非常谨慎,对新供应商的考察期普遍较长,进而成为其核心供应商。客户多样性是企业研发实力最直观的证明。对公司而言,其核心中间体的下游客户包括多家终端药企,不依赖于单一大客户。

03

——————————

呼吁化工管理张弛有度

“现在对于化工产业的认知出现了极大误区,往往简单地认为国外不产的,就是落后低端产能。生产与否,背后是价格的博弈,国内在规模、技术迎头赶上后,拉平了价格差距,很多产品往往是海外失去了竞争力才退出市场。”吴细兵分析道。

环保风暴、安全核查带来的一刀切问题,也打破了化工产业固有的秩序,在记者与其他化工企业交谈时,也得到相似回应,督查部门“互相打架”让业界十分苦恼。“环保部门要求我们封闭生产,防止粉尘、废气外溢,但安检部门来了后,就要求通风、通气,保证门窗畅通。”有企业如此感叹,“我们也曾遇到过生产难的问题。”山东地区一家民营化工企业也向记者道出苦水,“我们产品存在爆炸的可能性,因为存在安全问题,不让进园区,但不进园区又不让生产。”

面向化工绿色化转型之路,吴细兵向记者言明,“化工的产业升级,是工艺的升级,是技术路径的突破,而不是硬砍产能降排放,恰当的工艺,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出品人:安安访谈录

记者:滕飞

编辑:曹婧晨

安安访谈录 财专访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