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一家坐困国内车市、一家面临退市风险 前途、Mullen“弱弱联手”美洲市场前途未卜
在国内逐渐销声匿迹的前途汽车,却在海外市场不断传出消息。

财联社3月21日讯(记者 徐昊)在国内逐渐销声匿迹的前途汽车,却在海外市场不断传出消息。

前途汽车3月21日宣布,其已与美国汽车上市公司Mullen Automotive, Inc.(Mullen)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拓展美洲市场。另据Mullen透露,Mullen将以Mullen GT和Mullen GTRS的名称组装和销售本地化版本的前途K50。

在3月20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的8-K表单中,Mullen详细披露了与前途汽车于3月14日达成的这一为期五年的协议的细节。其中包括:Mullen有义务每年向前途采购一定数量的整车套件;向前途美国发行认股权证以购买最多75,000,000股公司普通股。此外,作为知识产权协议的对价,Mullen在协议期内将向前途汽车支付200万美元,以及在北美、南美销售的每辆经过认证的车辆向前途支付1,200美元的特许权使用费。

前途与Mullen的合作最早于2019年传出。“前途K50将通过进口部分组装件以及在美国本土采购关键零部件的方式出售给北美消费者。”彼时,前途汽车和Mullen宣布,双方签署了一项全新合作协议,计划在北美合作研发、组装和销售前途K50跑车,并预计于2019年开始在美国接受预订,2020年实现交付。

然而,项目并未如期实施。按照前途汽车方面的说法,“双方始终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合作推进”。而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使前途K50在北美市场由市场推广阶段进入到实质性的生产和销售阶段。同时,双方的合作区域也将从北美市场扩大至整个美洲市场。

“当下国内新能源汽车赛道已进入洗牌阶段,一直为资金所困的前途汽车很难东山再起,只能另辟蹊径。”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轻量化是前途汽车特有的标签,也是其核心技术资产,通过技术授权的方式对外开展合作是前途“活下来”的路径之一。

去年10月,前途汽车宣布与Apollo电动汽车公司在马来西亚进行合作,合作方式亦为产品、技术输出。按照计划,前途K50、K25及K20等三款车型分别为S1、A1和A2的名称在马来西亚进行销售;未来,前途汽还将与Apollo共同在东南亚自建工厂,开发和生产多种全新车型。去年2月,前途汽车与沙特本土企业Diyar Alwatan Trading&Cont.Co.和鑫根资本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共同推进前途汽车在沙特阿拉伯市场开发、车辆研发及销售落地事宜。

作为早期成立的造车新势力,前途汽车在2018年就推出了首款量产车型前途K50。由于销量不佳加之母公司长城华冠在新三板退市,前途汽车资金链断裂。沉寂多年后,前途汽车于2022年7月高调复出,并发布了新车K20,但并未在国内市场产生影响。

此番时隔三年与前途再续前缘的Mullen,也有着和前途“不幸”的经历。公开资料显示,Mullen于2014年成立,为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新势力汽车公司。然而,由于股价长期低于每股1美元以下,纳斯达克已经两次通知并延期Mullen将其股价提振至1美元以上,否则将退市。

Mullen必须在2023年9月5日之前通过业务表现,使其股价上涨,或者进行“反向股票分割”,以减少股票数量,使剩余股票的每股价值超过1美元。3月21日,Mullen的股价已经跌至0.13美元,按照美股分析师的说法,“公司的商业前景没有任何改善,和现在一样糟糕”。

今年起生效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已致美国电动车市场销量显著提升,并已有大量电动汽车或电池制造商宣布决定扩大在美投资。但对于各自举步维艰的前途汽车和Mullen来说,双方在北美市场的合作依旧“前途未卜”。

汽车大新闻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