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平高电气中标合计约19.59亿元国家电网采购项目,据统计,今年来平高电气累计中标金额约68.15亿元; ②平高电气前三季度归母净利8.5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
财联社3月20日讯(记者 李谨记)在正式接任通达股份(002560.SZ)董事长三年后,马红菊和公司都渐入佳境。通达股份发布的2022年报显示,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54.99亿元,同比增长133.53%;实现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398.96%。
这让马红菊两年前提出的“511”战略,即用5年时间到2025年力争实现100亿营收10亿利税总额的目标,变得更近了。
2019年,马红菊正式从其丈夫也是创业伙伴史万福手中接过董事长一职。2020年,通达股份营收仅不到20亿元。2021年年底,马红菊发布“通达股份十四五规划”,宣称十四五末要达成百亿营收,彼时外界不乏“沙滩上的梦想”的质疑 。
作为一家1987年从地下室开始创业的民营公司,2011上市以来有将近十年的踌躇不前,最近两三年却变得面貌一新。2023年的初春,“掌舵人”马红菊接受了财联社记者的专访。她说,两年实践下来,对“511”战略目标实现更具信心,“提前达成也不是不可能。”
“做电缆算是嫁妆”
“做电缆这个行当,其实也算我的‘嫁妆’。”站在洛阳市偃师通达股份500多亩的工厂前,马红菊感叹道,创业36年,工厂就没搬过地方,只是厂区变得越来越大。“1987年,就在现在厂区南门那里,当时我们是在宅基地的地下室办起的电线加工厂。”
工厂内,不少货车排队等待拉货,通达股份董秘刘志坚告诉记者,现在一天要出百来车货,生产很忙,春节后又招了四五十号员工。
财联社记者在特缆车间看到,新能源汽车电缆自动化产线不停运转,所需操作工人甚少。刘志坚说,几个数万平方米的电缆车间,加起来只有200多号工人,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在行业中算比较高的。公司近年来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管理作业实现了一码管理全流程;业务人员也通过数字化管理,随时随地知道货在哪里,报价一键生成,办公系统合同管理等也实现数字化。
时间倒回三十多年前,很难想象,如今的现代化工厂,脱胎于一个小作坊。
马红菊说选择电缆行业,某种意义上算是嫁妆。“我是巩义回郭镇的姑娘,当时我们娘家村里家家户户做电线,我哥就做这个的。”
巩义回郭镇和偃师史家湾,虽分属郑州和洛阳,但两地相隔只有1公里。嫁到偃师后,马红菊和史万福,从事电线行业是一个自然又现实的选择。
地下室做办公室,油毡搭起工棚,土炉子做熔炉,汽车上拆下来的旧变速箱做拉线机,就这样,马红菊和史万福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开始创业。
通达股份创业团队的另一位成员曲洪普也在此时加入,后来担任了公司总经理。“当时我丈夫对外,负责业务跑销售拉单子,曲总负责生产和技术,我负责管理和财务,把货给做好交出来。”马红菊说,这样分工后,三人逐渐形成了公司团队的“铁三角”。
虽然条件艰苦,马红菊说团队心气却不小。创业伊始,他们就在地下室出口通道处的水泥路上,写下了八个大字:“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当时很多人笑话我们,说一个小作坊还想走向世界呢!”
这八个字,其实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句流行语,蕴含着中国球迷对国足的期望。中国足球走没走向世界不去说,但通达产品如今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别人搞抽检,我们是每盘必检”
通达成功的因素或许有不少,但对质量的重视或是根本原因之一。马红菊说通达把质量看成生命,“我们到现在都是坚守全检制,别人搞抽检,我们是每盘(电缆)必检。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每盘必检,生产过程中检出问题就打回,我们质量要求是出厂产品质量零问题。”
也正是对质量的重视,让马红菊与巩义回郭镇大多数做电线的老乡走向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最初没钱也没人,就生产一些民用线,不仅利润薄,还总是出现死账、坏账,就想着能不能和当时的电业局合作。”马红菊说,有了这种想法后,几个合伙人商量,将电料厂改成了电缆厂,开始生产高压输电线等产品。“既然合作对象是电业局,质量肯定不能被挑毛病,不能偷工减料。”
线缆行业当时最流行的挣快钱门路是降低质量做非标线缆。但彼时的通达确立的原则是坚持做国标线缆。这一选择,很快收到了回报。
1992年,回郭镇不少挣快钱的商家,偷工减料生产的劣质电线被“中国质量万里行”曝光,众多劣质电线电缆和大量原材料被付之一炬,全镇电线厂遭遇质量危机。
“巩义那边的全关停,通达的市场空间出来了,差异化就显现出来了。”马红菊说,“通达是把质量提到一个高度才赢得空间的,我们老老实实做企业,做百年老店。”
马红菊说,靠着过硬的品质,通达赢得了国家电网在内的客户信任,抓住了国家农网改造、电力重点工程建设和城市化的机遇,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三峡工程、奥运备战线路、特高压输电工程等600多项国家重点线路工程,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2011年,通达股份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工业大市洛阳的第一家民营上市公司。
“今后不只是赚零件加工费”
马红菊说其实一开始没想过要上市,“那时候基本上贷款很少,不上市小日子也过得挺美。”之所以后来有了上市的想法,马红菊说一是自己参加清华MBA学习后对资本和产业有了新的认识,二是看着娘家巩义的恒星科技上市了发展很快就去学习,意识到上市能提升格局,让企业发展更快。“考虑了半年,决心去上市,我们还年轻,想有更大的发展,做大一点。”
不过在公司2011年上市后,也走过一段弯路。马红菊将这形容为患上了“上市综合症”:“上市以后飘了,各类信息鱼贯入耳,各种诱惑纷至沓来,总觉得电缆没前途,总想搞别的更来钱,比如去搞小贷公司之类,电缆主业专注不够,影响了发展。”
马红菊说电缆利润不高,但市场容量特别大。专注这个领域做品质,还是很有前途的。团队一番商讨后,马红菊成为通达股份的主心骨,站上前台掌舵企业发展。2019年,马红菊从其丈夫史万福手中接过董事长一职。
如今的通达股份,旗下包括线缆业务、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业务、铝基新材料业务等三大板块。
“线缆业务是通达股份的起家业务,必须守住基本盘,稳中有进。”马红菊表示,线缆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通达线缆业务整体上呈现货值大、净利率低的特征。
对于为何选择发展铝基新材料业务,马红菊进一步解释,通达新材料的铝基新材料业务,市场需求大,一般都是现款现货,同通达电缆板块的长账期相比,在资金周转率上,可以形成良性互动。
同时,由于两者的原料都是铝,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的周期,通达新材料的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显著降低运营风险,同时也可以对生产及销售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有利于提高公司整体资金运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及经营风险,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从市值的看点上,相比电缆和铝基新材料,公司旗下军工板块的全资子公司成都航飞显然更“性感”。2016年主导完成这一收购的,正是马红菊。
“做电缆得坚守,没有高毛利,门槛也较低。成都航飞,一条生产线就2个多亿,资质、技术、客户和资金的门槛都高。“她说,成都航飞有着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铝合金航空结构件高速加工设备DST。除了少数几家国企,成都航飞是国内拥有该设备的唯一民营企业,是中航工业下属主机厂的配套供应商。
“这几年一直在给公司贡献净利润,应该说这次并购还是很不错的。成都航飞如今拿到了装配资质,今后不只是赚零件加工费,资质获得后升级做组件装配可以提升成都航飞的利润水平。”
马红菊说公司战略是“立足主业,深耕军工”,通达除了电缆、新材料和军工,后续不会轻易做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