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邓白氏中国区业务副总裁刘沛表示,邓白氏在全球化的投资贸易链中起到“枢纽”作用,已连续五年参与进博会。 ②进博会期间,邓白氏发布全球企业大数据生成式AI助手ChatD&B,并联合发布两份“数据要素x”研究报告。
财联社3月3日讯(记者 武超)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都加大了对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但业内人士认为,当下冷链物流行业还不同程度存在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低、“断链”、伪冷链、高素质人才缺乏、标准不完善等问题。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提议,加强冷链物流行业的监管、认证和信息化水平,应该作为建设食品强国和农业强国的牛鼻子工程来抓。
刘永好谈到,目前我国冷链企业众多,但区域性、全国性的龙头企业较少,市场上以个人或小型个体户为主的“小、散、乱”体较多,一些企业为降低运营成本,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采用不达标的设备和设施,或不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往往导致冷链“断链”,造成食品安全隐患;此外,资源浪费、效率低下、恶意竞争等现象严重,“每年因冷链‘断链’造成约1200万吨水果、1.3亿吨蔬菜的浪费,经济损失超千亿元。”
为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刘永好建议:一是加大市场规范力度,推动冷链流通体系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包括将冷链物流运输纳入食品安全管理范畴,提升设施设备技术水平、健全全程温控体系、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强化企业运营监管,加大“小、散、乱”物流企业的整治力度,形成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的安全绿色冷链物流服务体系。针对冷链运输车辆目前未对货车类进行单独划分,冷链食品运输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与认证,建议对冷链运输车辆在货车类别划分上进行单独分类,健全冷链食品运输人员从业资格审定。
二是大力培育一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提升国际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竞争力。建议政府对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在冷链集配中心、仓储保鲜设施、冷链车辆、温控及节能设备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项目贷款、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手段拓宽融资渠道,为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上市挂牌和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同时对推动冷链数智化升级、产业互联网转型的冷链物流企业,在科技创新资金引导、财政奖补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是加强农产品供应渠道监管和认证,建立食材供应全流程可追溯机制。支持骨干冷链企业参与国家及地方农产品全程可追溯建设项目建设和标准制定,并在科技创新资金引导、财政奖补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建议将各类团餐(包括校园、企事业单位食堂)纳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日常监管范畴,保障食品流通网络的全覆盖。
四是举国家之力优化并引导实施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刘永好称,冷库的资金投入巨大,同时又具有城市公共设施的属性,根据美国的经验,公共冷库在冷库总库容中长期保持50-70%的水平。可考虑由政府直接出资,或者通过政策支持仓储企业发展冷链,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或者农业企业长期租赁,面向整个市场提供开放的服务。
此外,统计显示,饲料已成为粮食消费的最大主力,2021年饲料用粮占比48%,达到口粮消费的1.5倍,且每年增速达7%。刘永好认为,应该高度重视饲料节粮工作,来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刘永好表示,可以支持企业牵头开展饲料节粮科技创新联合行动。可以在节粮总目标牵引下,从育种卡脖子技术攻关、饲料配方及加工、精细化智能养殖管理等三方面入手,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牵头,系统性、全产业链通盘设计技术攻关项目或重点研发项目,加大对企业饲料节粮行动的扶持。特别针对在育种卡脖子技术、饲料配方替代、养殖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等方面,有重大投入和节粮见成效的,加大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
“优化原料进口配额管理制度,从原料端保障饲料用粮安全也很有必要。”刘永好建议,优化进口玉米、小麦配额管理制度,鼓励民营企业直接进口饲料用原料,增加进口玉米、小麦配额规模,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和运作效率;同时加大融资服务,国家相关金融机构提供原料贸易方面贷款优惠支持,降低企业资金流通压力。
(编辑: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