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对茅台而言,今年比2013年的挑战更严峻、复杂”,贵州茅台总经理王莉表示; ②高盛预计,预计明年贵州茅台、五粮液的销售增速分别在5%左右、略低于5%; ③五粮液计划明年加大力度,拿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市场;茅台系列酒和茅台酒市场费用将分别增长50%以上、83%。
财联社2月27日讯(记者 张良德)过去两年,国内电弧炉企业开工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对上游石墨电极市场需求不足,加之石墨负极材料厂抢购推升原料价格,相当一部分石墨电极生产企业跟随市场热点向石墨负极材料转型。
日前召开的中国碳素网碳素新材料产业链高峰论坛会议中,有行业专家表示,不建议石墨电极企业盲目转型,电池负极企业面临产能过剩,降本增效已十分紧迫。
钢企电弧炉开工不足,上游石墨电极厂承压
近两年石墨电极行业生存环境持续变差,一方面原料端石油焦、针状焦、煤沥青等价格持续上涨,另一方面由于俄乌局势对全球经济冲击以及地产需求回落和疫情影响,下游电炉钢企业整体开工率不足,对石墨电极等耗材需求清淡。
中国炭素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孙庆在会上表示,由于2022年钢铁行业大面积亏损,直接冲击石墨电极行业,电极价格从2022年7月份开始持续下滑,现在石墨电极生产企业多数已是亏损。
专家介绍国内炭素行业及石墨电极行业发展情况(图片来源:中国碳素网供图)
四川广汉士达炭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林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由于电炉炼钢开工率不高,而石墨电极行业将近80%都是供给钢企电弧炉,这对石墨电极市场的冲击还是非常大的。”
中国碳素网数据显示,石墨电极行业产能约180万吨,2022年产量不足80万吨,行业整体开工率仅42%。
对下游钢企来说,一方面钢材价格下滑挤压行业利润,另一方面则是废钢原料高位运行及电价、耗材等生产费用较高,导致电弧炉开工即亏损。钢企为提效降本,逐渐淘汰小吨位电弧炉,置换为超高功率大吨位电弧炉,石墨电极市场内部需求结构也出现一定变化。
2022年钢企电弧炉产能置换节奏加快,据我的钢铁统计,共涉及17家钢厂,2278万吨产能,钢企纷纷将小型电弧炉置换为100T以上超高功率大吨位电弧炉。如重庆某钢铁有限公司将2座70T电弧炉产能置换成1座130T电弧炉,华中某钢厂原有的4座70T以下的电弧炉置换成2座100T电弧炉。
王中林介绍道,产品向大规格的超高功率方向发展,从去年看即使行业整体下滑比较厉害,但600mm以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需求下降比例也仅有10%,而普高和高功率石墨电极需求下降了将近30%。
转型受阻,负极材料产能过剩
行业出现亏损的另一个原因是,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锂电池的需求量增加,石墨负极材料和石墨电极原料高度相似,两者对原材料的争夺不可避免。而负极材料价格和行业利润远高于石墨电极,造成负极材料厂在争夺原料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推高石油焦、针状焦等原料价格。
而由于负极材料行业利润更高,且转型难度较低,部分石墨电极厂将石墨负极材料作为企业转型的重要突破方向。方大炭素(600516.SH)公司董事长党锡江曾表示,石墨负极和石墨电极可谓“同宗同源”,原材料相同,炭化、石墨化工艺设备相通,只是在原材料添加、加工精度等方面略有不同,生产端的调整比较灵活。
负极材料短期供需矛盾叠加对下游新能源市场的乐观预判,一些石墨电极厂纷纷加入转型大军。仅上市公司方面就有龙蟒佰利(002601.SZ),方大炭素等企业通过自身或旗下子公司的石墨电极企业切入负极材料市场。此外,索通发展(603612.SH)也宣布借助石油焦集中采购、全球采购的原料端优势进军负极材料行业。
随着石墨电极厂、焦企拓展产业链以及负极材料企业自身扩产,负极材料出货量大幅增加。孙庆介绍道,负极材料2021年出货量77.9万吨,较2020年增长了86%,中国的出货量在全球占比接近90%,2022年继续保持高增长,出货量135万吨,同比增长90%,其中人造负极占主导地位。
市场供需格局随之出现明显变化。孙庆表示:“产能的快速增长对供需结构有直接影响,负极材料生产企业和代加工企业,经济效益都出现大幅度下滑。”
中南大学周向阳教授在会上称,目前石墨化的加工费用已出现直线下滑,有些新进入企业以接近成本的低价争抢订单,还有部分已经开始亏损,锂离子电池负极生产企业降本增效已十分紧迫。
中铝集团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副总工孙毅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不建议碳素行业企业盲目转型都去做石墨负极材料。负极材料作为汽车产业链的一环,进入主流车企供应链需要较长时间,从时间上来说,对企业也不太合适。
(编辑 刘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