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私募行业“供给侧改革”到来,准金融机构管理模式下,行业生态将迎来哪些变化?
随着《办法》的落地,私募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未来行业仍将持续洗牌,整体将进入“严进严管”时代。

财联社2月27日讯(记者 周晓雅)新规的落地,成为私募行业近期的关注焦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修订后《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及配套指引(以下简称《办法》)的发布与实施,一场来自私募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已然拉开帷幕。

早在去年12月30日,该《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已发布。随后,今年1月,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达到1565家,超过去年下半年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合计数量,与2022年1月的72家相比,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数的攀升显而易见。

随着《办法》的落地,私募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未来行业仍将持续洗牌,整体将进入“严进严管”时代。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即将进入“准金融机构”管理模式的私募机构,又会出现哪些新的发展业态?

进入“严进严管”时代

“新的登记备案办法在条款制定上更为细致化,在实操层面上更好地指导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备案工作。”对于上周五《办法》的落地,排排网财富合规总监黄立波认为,针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设定了1000万元的募集成立门槛,使得一部分募资和整体实力较弱的私募管理人将逐渐淡出市场,对中小型私募机构影响较大,标志着国内私募基金备案监管进入“严进严管”时代。

陆生生资产管理总经理秦国文也认为,《办法》将进一步挤压小私募基金的生存空间,甚至小私募会完全退出巿场。“可以预见的是,私募行业还将持续洗牌,资金向头部私募集中趋势明显,小私募必须要有特色有能力,才能在浪潮中站位脚跟。”

具体来看,业内人士分析,《办法》对中小型私募的影响来自多个方面。比如,从私募管理人登记的角度来看,相关规定对申请机构基础资质要求提高、对出资人及实际控制人的核查力度加大,新管理人申请难度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新的中小型私募想进入市场本身的难度就提高了。而资金、人才等方面实力相对雄厚公司申请管理人,则较容易。

同时,从产品备案的规模要求来看,该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小规模基金产品也难以发行。据了解,此前在2014年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中,并未提及对私募产品备案的资本规模要求。而《办法》则明确对私募证券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投向单一标的的私募基金等不同类型产品的初始实缴募资规模要求。

世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名琦认为,基金规模的要求是《办法》中对基金备案实务影响最大的内容。“这一规定的影响是,预先完成一些‘壳产品’备案的操作,会占用的资金体量有所提高,如果是私募管理人用自身资金(并非私募管理人或员工资金,而是可以控制的体外资金)来认购,则还涉及该等资金的撤回问题,这对于赎回安排、份额转让等问题,有比较大的实务影响。”

宏锡基金认为,《办法》对私募基金的初始实缴募集资金规模、投向单一标的的私募基金规模均有所要求。同时,对部分创业投资基金的名称、经营范围也有进一步的要求。这些规则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切合实际投资过程中的运行情况。

“短期看,备案要求的变化可能对某些特色类策略的产品并不友好,甚至带来不便。”该公司认为,从行业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办法》让私募产品更“标准化”、“专业化”,更贴近“私募产品”的定位。

行业将进入良性循环

当前,私募行业出清步伐加快。中基协数据显示,2023年1月,在中基协AMBERS系统提交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申请的机构146家,办理通过的机构54家。同期,中基协中止办理20家相关机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申请,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1565家。截至2023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2156家,较上月减少1511家,环比下降6.38%。

不过,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办法》的实施,业内人士看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秦国文认为,本次对《办法》的修订,对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的要求再次提高,行业门槛适当适度抬高。私募基金地位大幅提高,金融机构牌照属性增强,且牌照含金量越来越高。

“未来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社会资源的投入,与公募基金距离逐渐缩小,有助于私募发挥灵活性和追求绝对收益的特征,进一步助力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他说。

宏锡基金也谈到,《办法》对实缴资本、员工人数、核心成员及高管的工作经历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充分表明,监管将更注重管理人自身实力和投资能力、团队整体的稳定性和长期发展。

黄立波表示,《办法》的发布,意味着对于私募机构的管理开始进入“准金融机构”的管理阶段。

华福证券的最新观点也提到,本次《办法》对拟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以及私募基金产品备案提高了准入门槛,强化登记备案核心要求,将私募基金管理人逐步纳入“类金融机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扶优限劣”的中心,强调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持续符合规范要求的监管理念,提高了行业整体合规水平。

秦国文还表示,《办法》对私募基金合规经营提出更高要求,真伪私募并存的鱼龙混杂局面将得以改善。“更长远来看,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持续、健康、有竞争力地发展,能够进一步推动开放,吸引更多国外资金‘走进来’,形成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私募管理人准入门槛提高,意味着私募行业整体正迈入更高的台阶,告别‘野蛮生长’,真正靠实力、业绩与能力致胜的‘良币驱除劣币’时代的来临。”宏锡基金直言,每个行业都是从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私募行业的发展,既离不开各参与主体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又离不开相关法律和制度的规范与完善。

《办法》的出台,一方面,体现了监管公开、透明、精细化的管理思想,有利于私募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为投资者提振信心;另一方面,给私募管理人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让真正做投资的私募管理人能更专注于策略的开发和完善,有利于行业的实干者们不断发展壮大。最终让私募行业长期、稳健地发展。

“随着《办法》的发布,我们也在仔细学习和研读相关规则、谨遵要求,不断提高完善公司治理。同时,不断提高投研实力和资产管理能力,努力给我们的投资者创造更多、更好的回报,为私募行业长期、稳健、规范发展贡献绵薄之力。”该公司表示。

私募基金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