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凯立新材10亿定增底气在哪?IPO募投项目延期 部分效益远不及预期
有分析师表示,催化材料市场是一个较为细分的赛道,国内部分公司具有相应的技术实力,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技术壁垒高导致应用场景受限带来的产业空间狭窄。

《科创板日报》2月8日讯(记者 吴旭光) 又一家新材料厂商抛出募资扩产计划。

近日,凯立新材发布公告称,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0.75亿元,分别用于PVC绿色合成用金基催化材料生产及循环利用项目、高端功能催化材料产业化项目等。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主要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展开,实现业务拓展。”按照凯立新材的设想,通过本次定增可以增强公司经营能力,助力催化材料下游行业快速发展;提高公司生产能力,拓展公司产业布局,为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流动资金支持。

事实上,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85%以上的反应是在催化材料的作用下进行。凯立新材为国内精细化工领域贵金属催化剂供应商,公司研发多种贵金属催化剂产品,实现在医药、石油等领域的进口替代。

虽然凯立新材对此次定增信心满满,不过《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国内催化剂行业的产业化进程目前尚处于早期,本土化程度低。

国内化工行业李姓分析师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国际知名的贵金属催化剂制造商产品种类繁多且性能优良,如:庄信万丰(Johnson Matthey)、巴斯夫(BASF)和德固赛(Degussa AG)等行业巨头,几乎垄断了全球高端的贵金属催化剂市场。目前国内的本土化率在10%-20%左右。

在其看来,催化材料市场是一个较为细分的赛道,虽说国内部分公司具有相应的技术实力,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技术壁垒高导致应用场景受限带来的产业空间狭窄。

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23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预计到2023年,中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的需求规模在200亿元左右。

“虽然凯立新材在催化材料应用等领域布局较早,并且在电解制氢及氢燃料电池催化剂研发方面已经在下游厂商试用,但由于氢燃料电池催化剂行业具有技术壁垒高、关键原材料稀缺等行业特征,后续公司的产品性能验证能否带来批量化生产,有待进一步观察。”前述化工行业分析师称。

此外,《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凯立新材2021年6月在科创板上市,募投金额约4亿元的“先进催化材料与技术创新中心及产业化建设项目”、“稀贵金属催化材料生产再利用产业化项目”均已延期。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的前次募集资金尚有2.14亿元未被适用,占募集资金净额的比重为53.51%。

“由于疫情及天气因素影响,两个首发募投项目的建设周期延至2023年12月。”凯立新材方面表示,剩余募资将继续用于募投项目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凯立新材此次定增募投项目之一与前次可转债募投项目高度相似。但目前来看,“稀贵金属催化材料生产再利用产业化项目”效益还远不及预期。在此情况下,公司再次推出大手笔募投项目,未来效益能否保证?

对此,《科创板日报》记者给凯立新材发出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新材料 科创板最新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