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民生证券春季投资策略会重磅开启,会场人气爆棚
”民生证券“踏雪寻春”春季投资策略会于2月7日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重磅开启。

“一年之计在于春。”民生证券“踏雪寻春”春季投资策略会于2月7日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重磅开启,为今年各行业领域的投资注入信心。大会汇集了560余家中大型投资机构和近500家上市公司的主要负责人,首日总量主会场座无虚席、人气爆棚。

本次策略会为期3天(2月7日至2月9日),涵盖总量、金工、新能源、汽车、能源金属与新材料、电子、大消费、周期、高端制造、数字经济与信创十大主题论坛,数百家上市公司小范围闭门交流。针对2023年消费能否如期复苏,地产能否平稳着陆,产业转型与能源转型能否继续推进,以及困扰全球的通胀走势将会何去何从等市场焦点,民生证券携手各位明星分析师和行业专家,全方位展望2023年的崭新投资机遇。

迁址上海后,民生证券的快速发展备受市场和多方关注。其长期坚持的“投资+投行+投研”业务发展战略极具务实性和前瞻性,使民生证券把握住了注册制的机遇,快速成为行业内以投行业务为龙头,“投资”+“投研”为两翼,三投联动、特点鲜明,具备差异化竞争能力的特色券商。民生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持续保持行业优势地位,在IPO过会数量、承销保荐收入和在审项目数量均排在行业前列。民生证券担任保荐机构的福斯达成为上交所兔年上市第一股,截至目前,民生证券在审IPO数量排名行业第四。2022年,民生证券过会IPO项目26家,IPO项目过会数量排名行业第六;发行上市16家,行业排名第八位;在股转系统挂牌21家,排名主办券商第一。

当前全面注册制即将实施,IPO市场将进一步扩容,研究、定价、承销能力将成为券商核心竞争力,投行由上市通道向三投联动模式转型,将为券商带来更多业务增量,这将无疑利好民生证券此类投行和投研具备一定优势的券商,市场也对其在全面注册制下的发展拭目以待。

民生证券研究院去年取得长足进步

投研业务是民生证券业务发展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民生证券弯道超车、差异化竞争的重点方向。民生证券代总裁熊雷鸣对此寄予了厚望,他去年曾在策略会上表示,“我们致力于形成具有民生特色的卖方研究机构,在恪守研究的基础上强化协同,实现发现价值、传递价值、创造价值的双闭环,全力提升定价能力、销售能力和投资能力,持续打造特色精品投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胡又文为本次春季策略会作开幕致辞。他表示,“面对去年疫情的不利影响,民生研究院上下团结一心,去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22年,民生证券研究院全力推进贯彻深度、前瞻、真诚相伴的研究服务理念,不断突破自身的边界,强势崛起,新团队研究业务以黑马之姿大跨步挺入佣金收入“亿元俱乐部”。根据wind数据,民生证券2022年上半年分仓佣金收入1.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080万元,同比增幅达331%,在31家“亿元俱乐部”成员中的增幅排名第一位,市场排名也从去年的第43名提升至第29名。

民生研究今年的爆发力如此之强,与其团队搭建有莫大关系。据悉,民生证券近两年来引入新财富白金分析师胡又文担任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新财富最佳销售服务团队领头人冯诚担任研究院副院长、机构业务部总经理,形成“白金分析师+王牌销售”的最强组合。

此后,民生证券研究院陆续引进能源开采首席周泰和金属首席邱祖学两位副院长,以及宏观首席周君芝、策略首席牟一凌、电新行业首席邓永康、电子行业首席方竞等一大批业内优秀分析师,其未来发展备受业内关注。

由于出色的研究能力,民生证券荣获第20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最具潜力研究机构第2名,最佳产业研究团队能源与材料第4名,多支分析师团队及销售团队入围、榜上有名;荣获第十六届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评选进步最快研究机构第1名;2022年中国证券业分析师金牛奖评选最具潜力研究机构;第四届新浪财经金麒麟评选最具特色研究机构;上海证券报最佳分析师评选进步最快研究机构第1名;2022年Wind金牌分析师评选最受关注机构、进步最快研究机构等奖项,向各位投资者及关心的朋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胡又文表示,“2023年,民生证券研究院将一如既往,重视研究团队的建设,加强行业研究覆盖面,适应市场多样化的研究需求,提升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能力。”

陆铭:中国进入后工业化社会

刚刚结束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表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人均GDP,当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2000美元,这标志着中国站在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上。”

在产业化结构的角度,陆铭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以2021年的中国产业化结构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在GDP占比分别是28%、53%,服务业约是制造业的两倍左右。就业占比的差距更加明显,服务业的就业占比为48%,制造业仅仅为18%。

产业发展方面,陆铭此前一直在强调,如果中国真正实现了制造业强国,那么服务业的比重会变得更高。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制造业越强的国家,其制造业附加值往往越来自于生产型服务业,尤其是包括研发、设计、品牌、销售在内的服务业。二是,制造强国一定会带来国强民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层次会发生变化,服务消费所占比重会更高。

区域经济方面,去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二十大又再次提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同时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对此,陆铭认为,这意味着城市化水平将不断提升,人口持续向中心城市及周边范围集中;一些超大和特大城市将进入到与周边中小城市连片发展的都市圈状态;以及县城分类发展。未来,都市圈战略将是值得各界关注的焦点。

针对特大、超大型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陆铭认为此类城市将持续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其中的改革方式之一可能是探索推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而特大、超大城市将更加强调以实际居住年限和社保缴纳年限两个主要指标,来加快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和大学生落户。

长期以来,地产行业将中国的房价高、房价租售比高理解成泡沫,陆铭十多年来一直在呼吁“这主要不是泡沫,而是供给不足”。近期,很多商改住的房子在上市,增加了市场供应。陆铭建议,建设更多的商品房和公租住房,适度放松容积率管制,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对城中村等低成本居住形态的包容度。“如果我们对城中村、群租加大打击的话,是在挤压低技能劳动力的生存空间,并进而导致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和商务成本上升。”

周君芝:股债仍存在战略性机会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增速保持稳定。据民生证券测算,以2019年的增速作为潜在增速趋势值,测算得到2022年“超额”储蓄规模接近8万亿。

据民生证券测算,超额储蓄主要由地产减配和消费节制贡献。其中,居民减配地产贡献了约4万亿超额储蓄;居民消费节制贡献了约2万亿超额储蓄;居民赎回理财贡献了约0.8万亿超额储蓄;减税降费贡献了约0.7万亿超额储蓄。

民生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周君芝认为,2022年超额储蓄本质上是财政货币扩张结果,其经济含义是“政府扩杠杆,私人部门缩杠杆”。当消费和地产失去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基建扩张顶上,保证经济增长及居民收入不过度下降;当地产价格下行叠加民营房企信用收缩时,财政信用顶上,避免金融缩表。

超额储蓄之下何类资产将受益?周君芝表示,超额储蓄本质上与地产周期相关性极高。在超额储蓄释放过程中,当地产销售未有明显起色,股市和债市仍存在阶段性机会,节奏上债市早于股市。

牟一凌:看好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

中国基本面修复方面,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认知修复是基于一种“边际上不能更差”的思路。这种朴素的思路并不能从长期战略配置上看解决问题。

民生证券策略首席牟一凌认为,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波动是巨大的,且将超出市场想象,新的主体接力过程中,因为“合法性”和“必要性”的制约,往往需要出现在力挽狂澜之际,比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当下中国的货币乘数在7.38,高于全球一般水平,日本、美国的经验指示了要么一场冲击带来巨大的波动让央行突破原有范式,要么用一个更漫长的过程迎接更长时间的估值收缩。

此外,牟一凌也提到,中国进入了类似于1930s年代在安全中求得发展的时期,基于安全建设的诉求本身也是以中央政府和国企央企为主导的主体信用扩张的时期。对于过去几年更多的是收入预期受损而不是资产负债表受损的中低收入群体来说,可能也会在其中获得资产负债表扩张的机会。

民生证券对于2023年的展望,大幅偏离于当下市场的一致预期,即中国边际修复,海外衰退流动性宽松,外需下降内需上升;中国经济一季度修复预期,二三季度等待基本面,三四季度基本面牛市;经济复苏温和,因此流动性宽松有利于权益。

牟一凌表示,我们担忧的是市场一致预期可能已经大幅偏离了现实基本面,这意味着风险和历史性的机会都会孕育而生。

应对未来动荡的环境,牟一凌建议配置以下几类资产:第一,伴随以美元为代表的信用走弱,站在货币反面的黄金,有供给约束和战略意义的大宗商品将会迎来机遇,包括油、金、铜和部分小金属,以及资源运输(油运和部分中国优势产业运输);第二,价值成长策略将在传统行业中逐步被挖掘,包括:煤炭、电信运营,部分战略性基础设施和重资产央企迎来重估(涉及建筑类、运输类和炼厂);第三,军事工业在全球GDP中比例上升的趋势会初步形成。第四,主题投资将从产业政策和海外映射上带来机遇: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元宇宙。

券商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