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AI硬件杀入早教赛道; ②AI玩具属于AI陪伴领域的C端产品,与儿童互动教育场景天然契合; ③儿童玩具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科创板日报》1月19日讯(编辑 郑远方)今日,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推动各行业、各地方结合行业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特色,开展“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平台,形成全面推进机器人应用的浓厚氛围。
前文提及的“10大应用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商业社区服务、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
其中,在制造业方面,发展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系统,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
能源方面,推进机器人与能源领域深度融合,助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商贸物流方面,推动5G、机器视觉、导航、传感、运动控制、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应用。打造以机器人为重点的智慧物流系统,提升商贸物流数字化水平;
医疗健康方面,方案提到的技术包括脑机交互、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机器人5G远程手术、脑机接口辅助康复系统、使用机器人实施精准微创手术等。加强机器人在患者院前管理、院内诊疗及院后康复追踪整体病程服务体系中的应用,助力智慧医疗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工信部等十五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已提出,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速要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要翻倍增长。
而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为246台/万人,这也意味着到2025年将达500台/万人左右。
随着人工智能逐渐发展,叠加多产业数字化、自动化需求攀升,“机器换人”浪潮迭起。在传统和新兴行业,全球的机器人智能化转型正在加速前进,机器人从模仿人类到超越人类,一直在突破人类的生物能力边界。
高工机器人也表示,2022年机器人行业销量低开平走,但考虑到疫情扰动日益减弱,新能源汽车、锂电、储能等行业2023年对机器人的需求有望延续增长,预计2023年行业弹性或更优,国产品牌或以新能源行业为抓手继续突围。
中金公司本月发布两份报告建议,节前积极布局,重申机器人板块补涨机会。2022年Q4机器人行业已率先复苏,尽管11-12月制造业短期受额外负冲击,但中期内需拐点已较为明确。预计2023年Q2是拐点向上观察窗口,2023年弹性可期。
总体来说,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核心软硬件(硬件中的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等;软件中的机器视觉、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系统控制等);中游本体制造商和下游应用(迎宾接待、高校科研等)。
其中,东吴证券认为,核心零部件重要性十分突出。一方面,高性能零部件是实现机器人感知与运动的基础;另一方面,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较高——以传统工业机器人为例,核心零部件占据了工业机器人整机70%以上的成本。
此外,中金公司补充称,2023年六轴机器人增速有望优于SCARA机器人,格局或将进一步优化,头部六轴龙头有望受益。同时,头部企业深耕锂电、光伏,竞争格局相对优良,随供应链优化有望率先迎来盈利反转。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国内机器人产业链厂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