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恒指两万点长跑冲刺“最后一公里”,11月以来涨势迅猛,短暂回调带来上车机会?
市场参与者更关注回调之下是否有上车机会,以及本轮港股反弹的幅度是否会创下纪录。

财联社12月11日讯(记者 成孟琦)恒生指数今年以来有两段两万点以下的旅程,一次很短,一次较长。加息伴随着疫情反复,俄乌冲突,通货膨胀和美国经济衰退,直到12月9日,恒指收报19900点,仍未收复两万点。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11月以来涨势迅猛,截至12月9日收市,累涨33.92%,且单个交易日涨多跌少,短暂的回调并未阻挡向上的势头。市场参与者更关注回调之下是否有上车机会,以及本轮港股反弹的幅度是否会创下纪录。

两万点归途坎坷

实际上,11月以来港股反弹显著,唱多港股的中外机构越来越多。尽管11月恒指反弹26.62%,收报18597.23点,12月以来也有两次冲破19500点,12月9日盘中高见19926点,距离两万多仍有一步之遥。

今年3月,恒指跌破两万点,这是自2016年2月以来,恒指在六年后首次跌破两万大关。只是,这次恒指与六年前一样,很快地收复了两万点,并出现较长时间的反弹。

直到2022年8月,恒指先是在八月首个交易日短暂地跌倒两万点以下,而在八月余下交易日中,恒指果断地冲向一万九千点,在九月冲向一万八千点,十月更是低见14597点的十一年低位。这次冲刺,让港股在十一月大涨五周后仍没能回到两万点之上。

距离两万点长跑只剩“最后一公里”的恒生指数,下周是否能马力全开?

港股反弹的两大条件

多家机构研究报告提到,港股见底回升往往需要美股和A股企稳回升,放在如今的环境中,美国加息见顶和中国经济数据利好为港股反弹的两大条件。

回顾历史,2000年以来港股经历过五次大底,分别发生在2003年4月、2008年10月、2011年10月、2016年2月及2020年3月。海通证券荀玉根、王正鹤认为,港股走势与A股和美股密切相关,未来港股见底回升需等待A股和美股企稳,尽管美股难言见底,但当前港股已经在底部区域。

具体看来,2003年4月25日,港股见底回升,美股此前已于3月11日便开始回升,港股滞后于美股。A股在经历了2003年11月至次年4月“五朵金花”结构性上涨行情之后继续回调,直至2005年6月6日才真正见底。但由于美股依然处于上行态势,港股也跟随美股上涨,而非跟随A股调整,说明彼时港股走势更多受美股影响。

2008年10月27日,港股触底回升,美股阶段性反弹,11月6日,A股见底回升,港股跟随美股一起调整,只是幅度相对较小,直至2009年3月美股企稳回升,港股才真正进入上涨通道。

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国内经济最早受到冲击,A股和港股均在2020年1月至2月发生过急跌,期间美股波动相对较小,再次说明内地基本面对港股影响增强。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美股市场大幅波动,A股和港股随之下跌,在美联储释放大量流动性后,2020年3月23日,美股、A股和港股同步见底。

本年度最后一次加息即将到来

贯穿整个2022年轰轰烈烈的加息,也将于下周画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北京时间12月15日开始,美联储、英国央行、欧洲央行将相继发表利率决议,同时为2023年的货币政策工作定下基调。

对于下周的加息,本称为美联储喉舌的Nick Timiraos月初发文,称美联储可能会在下周提出更高的终值利率,以及将打压经济的货币政策维持更长时间。正是这一预测也让投资者忧心忡忡,美股一周难以提起胸膛。

利好能否抵消加息冲击?

关于近期的利好政策方面,大摩相信,落实优化防疫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中概股审查的结果,以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明年初访华等重大事件,有机会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中资股可望在新兴市场股市和环球股市中跑出。

由于迈向重启的速度较预期快,以及联储局加息速度料将见顶,星展证券上调明年恒指基本情景目标价,由20800点升至21700点,较现价有约9%的潜在升幅。

而近期行业反弹后,瑞银发也将短期看好的子行业从电商转为线上传媒。

具体看来,投资者情绪于10月下旬触底,但之后KWEB反弹超过50%,最初受防疫二十条措施的提振,日前各地切实放松防疫政策也起到拉动作用。加上三季度盈利观点,将短期看好的子行业从电商改为线上传媒。接下来几个季度中,预计表现落后的广告个股将有更大上涨潜力,网游具有潜在催化剂。相反,今年电商股跑赢,但随着中国解封,未来几个季度将面临不确定性。相似地,美国电商增长于2020年初触底,复苏顶部出现在2021年初,均领先广告约一年。

虽然大部分机构都看好以港股领头的反弹,但反弹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就像本周恒指虽然累涨6.56%,5个交易日中有4日收涨,但12月7日恒指曾现回调,大跌626点,约3.23%。

对于短暂的回调,大和证券认为恒指累升甚多,已反映大部分内地经济重启的正面预期,短线走势方面或会先行回吐,但上升趋势可维持。

港股动态 券商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