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首次券商投行质量评价放榜,12家A类、B类占比近七成,多家头部券商意外落选A类
中证协表示,通过评价结果形成市场化的专业声誉约束机制。

财联社12月9日讯(记者 林坚)行业期待已久的券商投行质量评价结果出炉。12月9日,中证协官网披露,共有12家券商被评为A类,50家被评为B类,15家被评为C类。

12家A类券商分别为申万宏源、国元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兴业证券、中原证券、长江证券、中泰证券、安信证券、五矿证券、国金证券。

50家B类券商分别为招商证券、东兴证券、中信建投、西部证券、第一创业、东吴证券、华兴证券、中航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南京证券、民生证券、英大证券、中邮证券、高盛高华、西南证券、浙商证券、川财证券、甬兴证券、国信证券、中山证券、光大证券、东方证券、长城证券、国融证券、爱建证券、华福证券、红塔证券、华英证券、银河证券、海通证券、华西证券、国都证券、东莞证券、宏信证券、财通证券、国盛证券、金元证券、方正证券、平安证券、华创证券、中银证券、开源证券、申港证券、德邦证券、华林证券、恒泰长财、天风证券、中天国富、九州证券。

15家C类券商分别为中德证券、华金证券、渤海证券、联储证券、东北证券、太平洋证券、国新证券(华融证券)、东海证券、华安证券、国海证券、万和证券、信达证券、湘财证券、华龙证券、瑞信证券。

图为2022年2022年券商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含评价项目数量)

多家头部投行无缘A类,5家正IPO券商获C类

此次结果是《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发布并实施后首个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共分A类、B类、C类,具体分值由项目执业质量评价(基准分60分)、内部控制评价(基准分20分)、业务管理评价(基准分20分)三类指标按实际情况扣分后,经比例换算而来。

评价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象是期间有完成项目的77家保荐券商,项目覆盖期间审结的全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首发和再融资项目,共计1349个。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77家券商中,中信证券(145个)、中信建投证券(117个)、华泰证券(91个)、海通证券(81个)、国泰君安证券(73个)、民生证券(62个)、中金公司(53个)、国信证券(52个)、国金证券(51个)、招商证券(47个)等券商评价项目排在前十位置。而从最终评价结果来看,这10家数量占优的券商中,中信建投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民生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等6家仅获B类,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国金证券等4家为A类。

五矿证券参评项目仅有4个,却获得了A类。有券商受访人士表示,“投行项目多,这意味着扣分事项相应增多,未评A类也在情理之中。有的券商项目少,反映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会少,因此评级反映的投行质量水平高低需要综合考量。”

虽然如此,可以看到,获A类中也有不少券商项目数量多,但是扣分少。包括安信证券(41个)、中泰证券(29个)、申万宏源(28个)、长江证券(27个)、国元证券(23个)、兴业证券(22个)、中原证券(14个)等。

B类券商数量最多,达到50家。其中,中天国富证券(27个)、东兴证券(25个)、光大证券(25个)、东方证券(22个)、东吴证券(22个)、东莞证券(13个)、浙商证券(13个)、天风证券(12个)、长城证券(12个)、银河证券(11个)、第一创业(10个)、华英证券(10个)、西部证券(10个)等券商参评项目均超过10个。

值得一提的是,多数仅有1个参评项目的券商,以获B类评级为主,而湘财证券、联储证券、瑞信证券等3家券商只因1个评价项目就获得了C类评价。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获评C类中不少是正在冲刺或计划登陆A股的券商,如信达证券、东海证券、渤海证券、华金证券、华龙证券等5家。

整体来看,虽然此次评价最终结果受项目数量、评级归档数量比例等因素影响,但经过券商自评与中证协复核、汇总监管评价、组织专家评审等多个程序,相对充分地反映了投行业务质量情况。

评价结果反映罚单、撤否所带来影响

根据试行评价办法,得分排序前20%且不存在重大负面事项的列为A类,排序后20%的列为C类,其余列为B类,执业质量评价、内部控制评价、业务管理评价单项评价得分排序后20%的,不得列为A类。试行的考核评价格外看重投行在撤否情况、“行政监管处罚”案底,且扣分力度突出,渗透到了三大指标内。

据记者了解,此次2022年投行质量评分行业最高94.82分,最低17分,项目执业质量评价行业最高57.91分,最低0分;业务管理评价最高18.56分,最低0分;内部控制评价最高19.5分,最低1分。每家券商从中证协得到“一对一”的分数结果。

虽然只是试行,且范围有所限制,但评级结果产生的影响深远。记者注意到,中证协可根据结果对券商在保代管理、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频率等方面实行区别对待,纳入证券行业执业声誉激励约束机制,并供监管机构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参考使用。券商人士受访时表示,结果高低或对投行品牌声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后续承揽项目的“商机”。

值得一提的是,评价结果公布后三个月内,券商涉及以下两条的,中证协可下调该券商评价分类,下一评价期不再重复考虑,并且也不具备获评A类资格:

一是券商及相关责任主体因投行业务违法违规被追究刑事责任、被中国证监会或其他金融监管部门行政处罚、存在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情形,或者券商被中国证监会暂停、撤销业务资格的;

二是券商因投行业务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发行人、上市公司因投行业务被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立案调查、且其违法违规或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与券商构成重大关联的。

纵观此次获A类B类投行,均是相对投行业务开展平稳的券商。记者注意到,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的三类指标,各有侧重,较为全面地涵盖了投行业务的方方面面。

一是执业质量评价。主要反映证券公司投行项目尽职调查、信息披露、问询回复等执业质量情况。主要指标包括项目撤否情况、处罚处分及负面行为记录等。

二是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反映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内部控制和治理体系的整体建设运行情况。主要指标包括投行内控管理、人员配置、激励问责、廉洁从业、处罚处分等。

三是业务管理评价。主要反映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内部管理、工作底稿电子化管理等情况。主要指标包括项目内控环节落实及工作底稿电子化管理等。

图为部分指标内容,扣分力度明显

行业投行现存三大问题

通过上述三个指标,中证协通过此次评价也总结出行业投行现存的三个问题。

执业质量评价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IPO项目撤否较多,2021年共有253个项目撤否,占全年完成项目(包括通过、撤回和否决)总数的32.6%。

内部控制评价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有效制衡”和“合理激励”两项指标,分别有44.2%和46.8%的公司被扣分,具体包括未建立内控部门对业务部门的执业质量跟踪评价机制、未严格执行薪酬递延机制等。

业务管理评价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立项和内核不规范,分别有37.4%和21.8%的项目在两个环节被扣分,具体包括未经立项即更换上市板块、未经立项即与发行人签订保荐协议、缺失内核会议纪要或内核意见、缺失对内核意见的回复等。

中证协表示,通过评价结果形成市场化的专业声誉约束机制,促使券商进一步建立健全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形成专业为本、信誉为重、责任至上、质量致胜的执业生态,勤勉尽责把好资本市场的入口关,促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券商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