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许昌“回款门”背后:资本重金布局的第三方医检赛道究竟如何?
尽管该检检测实验室随后表态,回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核酸检测费用和背后的第三方检验实验室走进大众视线。

《科创板日报》11月13日讯(记者 陈美)本周,河南许昌博奥润康医学检测实验室因收不到核酸检测回款,而暂停接收样本事件,引发公众关注。

尽管该检检测实验室随后表态,回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核酸检测费用和背后的第三方检验实验室走进大众视线。天眼查显示,目前关于“医学检验实验室”的企业有4500多家,其中4100多家为存续状态。

这些企业中,大部分都涉及核酸检测工作,并且有部分专注于基因检测、感染病原检测、眼病筛查,及体外诊断等方面。

11月13日,一位生物医药领域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就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实验室)来看,这是一条很好的赛道。“相比国外,国内第三方检验才有所发展。在疫情常态化下,核酸检测成为商业实验室最大的应用领域。”

第三方医检机构的投入与产出

据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今年9月,中科清紫完成500万天使轮融资,广东高成长投资参与。4月,源生百年发生Pre-A轮融资,生物岛产业投资基金与枫和生命加码。更早前,高瓴祈睿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参与英盛生物数亿元C轮融资;夏尔巴投资下注熙宁生物近亿元A轮融资……

一时间,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悄悄被VC“喂养”。

上述生物医药领域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从方向上看,这是一个‘精准判断’的赛道。尤其是第三方体外检测,它能够搞明白人出了什么问题,普及率也在提高,但这又是个有挑战性的项目,产品需要差异化,如此才有溢价能力。

就核酸检测来看,在国家投入下,检测实验室进入基层,让三四线城市方便检测。与之同时的是,检测价格也大幅降低,从最早的200元/人,到目前混检只要3元/人,单检为16元/人。

“这背后,源于全国涌现了太多第三方核酸检测实验室。从程序上说,这些实验室都需要国家批准,并且拿证。但相对于第三方二代基因测序检测来说,核酸PCR检测进入门槛太高,没有二代基因测序那么昂贵的仪器。”

不过,每一家第三方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资金投入都不一样,这与公司运营效率有关。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 ,就PCR检测来说,现在混检3元/人,10个人就是30元。送到第三方医学检测公司后,企业仍有一定利润可赚。如果每天做1万人的检测量,那么对应的固定成本摊销就会下降很多。

11月8日,凯普生物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由于广州疫情严重,日增阳性病例超过2000,目前公司在广佛地区的核酸检测能力最高可达18万管/天。

由此,在存量+增量市场中,即使各个环节价格都在下降,但核酸检测相关产业链公司的营收,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但毛利率已在下滑很多。

资本巨头早已布局

近日,许昌博奥润康的“回款门”事件,也让市场注意到了行业中不为人察觉的一面。

由于疫情常态化,核酸检测让相关公司营收快速增长,但对应的是应收账款也在急剧攀升。在今年前三季度,兰卫医学、凯普生物、达安基因等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同比增长175.25%、146.32%、84.18%。

关注第三方医学检测这一赛道,《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作为细分领域,此前已跑出了一批公司。例如华大基因、博奥生物、达安基因等,他们将技术为突破口,切入医学检验领域。

这些公司背后,基本都有资本的加持。比如,华大基因早年间吸引了红杉中国、云锋基金、深创投等知名VC/PE;华大基因孵化的独角兽,于今年9月上市的华大智造,也有IDG资本、华兴资本、基石资本等一众投资人的支持。上市后,目前这家公司市值超500亿元。

博奥生物亦是如此,其不仅是清华控股集团成员企业,2022年7月也迎来四川能投的B轮投资。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能投与清华控股在紫光集团的重组案上曾交集。

另一在港股申请上市的检测龙头艾迪康,更有PE大佬凯雷投资的站台。招股书显示,这家在全国经营着23个医学实验室的检测公司,凯雷持股比例高达39.87%,成为控股股东,超过了创始人林继迅、林锋。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生物医疗领域投资公司,奥博资本也在站在艾迪康背后。

近年来第三方医学检测的兴起,是这些嗅觉灵敏的资本率先入局的原因。”有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艾迪康作为较大的第三方医学检查机构,拥有临床、病理、生殖遗传、基因检测、临床试验5大中心实验室,在疫情之下已有被‘带偏’的痕迹。

数据显示,近两年来艾迪康最赚钱的是核酸检测业务,后者贡献了20亿元的收入。

上述生物医药领域投资人表示,从营收结构上看,核酸检测确实是疫情常态化下,应用最多的领域。但长期来看,第三方医检还是应该回归到,肿瘤、生殖健康、感染性疾病等诊断业务上。

“这一方面源于医院自己做检测,费用较大,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国外的院外检测市场,商业实验室占比超过一半且项目丰富,而国内在这方面渗透率还很低,这也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财联社创投通融资数据显示,病理诊断及基因检测、大分子生物分析服务等单次费用较高的项目,颇受VC机构的关注,重点公司有连续完成融资的记录。

科创板最新动态 新冠检测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