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直击业绩会|海目星:募投项目年内均可投产,对锂电设备增长有信心
海目星董事长、总经理赵盛宇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该公司募投项目进展顺利,年内均能实现投产。

《科创板日报》11月12日讯(记者 曾乐),随着原有激光加工技术日趋成熟,激光设备材料成本不断降低,新兴激光技术正不断推向市场。

在11月11日举行的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海目星董事长、总经理赵盛宇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该公司募投项目进展顺利,年内均能实现投产。

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激光智能装备制造商海目星实现营业收入为11.76亿元,同比增长147.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增长3268.96%。

此次业绩会上,据海目星董事、财务负责人高菁介绍,截至半年度该公司实现动力电池板块业务的快速发展,报告期内实现动力电池业务主营业务收入为8.59亿元,同比增长327.41%,新签动力电池业务订单约24亿元(含税),同比增长约60%。截至三季度动力电池板块业务持续良好发展势头。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三季度,海目星资产负债率为77.4%。在此次业绩会上,海目星方面对此表示,“公司负债中合同负债金额较大,对资产负债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资产负债率有望下行。”

根据应用领域划分,海目星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3C消费类电子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钣金激光切割设备。

据海目星董事长、总经理赵盛宇介绍,截至今年9月30日,该公司新签订单约47亿元(含税),在手订单约为73亿元(含税)。“公司对于锂电设备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增长态势较有信心。”

当前,海目星产品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消费电子、钣金加工领域,同时,其在光伏、新型显示等领域取得一定进展。

在光伏领域,今年4月,海目星收到晶科能源10.67亿元中标通知,中标项目为Topcon激光微损设备。《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这也是海目星光伏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首次获得大规模订单;今年10月,海目星方面宣布,其光伏高效电池关键激光设备订单批量出货,正式交付客户。

对于上述项目的最新进展,赵盛宇在此次业绩会上回应称:“鉴于与客户的保密条款,不便交流合作进展情况。公司在光伏行业进行了多技术路径、多产品的布局。”

在氢能源领域,“公司在积极关注电池新技术的发展方向,该业务领域公司目前尚无业务开展。”海目星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钱智龙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根据此前披露,海目星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客户包括:宁德时代、特斯拉、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力神、长城汽车、瑞浦能源、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客户包括:Apple、华为、富士康、伟创力、京东方等。

在海目星董事长、总经理赵盛宇看来,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光伏行业发展前景良好,随着光伏工艺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工序能够实现激光加工。“公司将持续深耕主业,不断加强激光及自动化技术的研发投入,使得激光工艺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招聘及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