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清华最年轻教授”回流!颜宁在深圳宣布将全职回国 加盟深圳医学科学院
除了颜宁以外,过去的10多年来,回流中国的科学家增长迅速。据《南华早报》报道,仅2021年,就有超过1400名原本在美国的华裔科学家回国,同比增加22%。

《科创板日报》11月1日讯(记者 朱洁琰) 今天(11月1日)是第六个“深圳人才日”,就在现场直播的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著名科学家颜宁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全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随后,深圳市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深圳发布”也发布了上述消息。

▌加盟深圳医学科学院 公开招聘人才

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现场,颜宁表示自己已经向普林斯顿大学递交了辞职申请,“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全职回国,协助深圳来创建一所集科研、转化、学生培养、经费资助等若干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深圳医学科学院”。这个机构简称SMART(Shenzhen Medical Academy of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在英文中有“聪明”之意。

在身后的演讲ppt中,颜宁还直接放出了人才招聘邮箱,邀请科研人才加入。

早在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就提出,支持深圳探索建设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

2021年3月,深圳市政府公报印发《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深圳医学科学院选址坪山区,将按照全新机制的要求,主要建设“四平台一智库”,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

深圳医学科学院由市政府设立,登记为市政府举办的事业单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定编制,不定级别,实行社会化用人制度。理事会是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决策机构;院长是深圳医学科学院的法定代表人,面向全球招聘,由理事会聘任,实行任期制。

《方案》提出,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深圳医学科学院为中枢和桥梁的深圳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基本建成,部分重点领域研究取得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的防治技术获得阶段性突破;到2035年,在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制度安排、规则对接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到本世纪中叶,深圳医学科学院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粤港澳大湾区医学科学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全球卓著。

有趣的是,在颜宁即将回国,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的消息传出后,还有深圳的网友表示,“深圳地铁14号线起自福田中心区岗厦北枢纽,止于坪山区沙田站,四天前已经正式开通”。据公开信息,这也是深圳贯穿福田、罗湖、龙岗、坪山四区,首条延伸至坪山区的地铁线路。

▌曾是“清华最年轻教授” 长期关注科学界的两性不平等

颜宁现年45岁,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此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师从施一公,获博士学位,后留在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10月,不满30岁的颜宁回到母校清华大学,组建实验室,成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2014年,颜宁率领的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2015年进一步获得了具备更多构象的GLUT3结合底物和抑制剂的超高分辨率结构,从而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转运这一基本细胞过程的分子基础。

2016年,颜宁参加录制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开讲啦》,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如此介绍她:“在结构生物学界,过去五十年时间里,世界各地的结构生物学家想要攻克的一个科学难题,被她和她的团队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而且这个团队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

2017年4月,颜宁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雪莉·蒂尔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这样的头衔在美国教授序列里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

2019年,颜宁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两年后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颜宁还是一个集才华与有趣灵魂并存的科学家。但同时,她排斥“女科学家”称号,认为“女科学家”的称呼带有不尊重的含义。她曾在《开讲啦》节目上表示,“为什么女科学家前面一定要加个女呢?”“科学的世界对性别没有偏向性。”

在科研领域,长期存在着性别事业曲线的“剪刀型分布”现象,即“科研地位越资深,女性比例越低”。为了引发社会对于科学界两性不平等的关注,她甚至还在七年前创办“女科学家论坛”(Women in Science Forum),时至今日,已成功举办七届。

一位非常喜欢颜宁的“粉丝”对记者表示,“颜宁老师的很多学术成就是让人很钦佩的。另外,她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她会和普通人一样追星,不在乎世俗的想法,还会为女性在社会上的不公平发声,鼓励每一个个体去做自己,是一个把尊重他人和个性生活放进骨子里的人。”

▌华裔科学家正在加速回流

颜宁在海外求学、工作多年,但始终心系祖国。“我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到国外的时候你更爱国,因为你在国外的时候,你很关注国内的很多新闻,当时的话,你是很想念她,而且你会有一种缺憾,中国在高速发展,可是你在国外的时候,你是一个旁观者,你没有变成她的一份子。”颜宁在2016年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颜宁也曾多次在其个人微博里毫不吝啬地表达自己对母校清华大学的骄傲与热爱。

事实上,过去的10多年来,回流中国的科学家增长迅速。据《南华早报》报道,仅2021年,就有超过1400名原本在美国的华裔科学家回国,同比增加22%。

据统计,这1400多名科学家中,数学和物理学占比最多,为638人;生命科学次之,478人;最后是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达298人。

今天,在记者的微信朋友圈里,还看到有在美工作的医药企业家点赞颜宁,“支持师侄女全职回国!”

生物制药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