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中期业绩继续向好 然创新药寒冬或增加不确定性 药明生物高管回应市场关切
上半年,药明生物实现收入72.1亿元,同比增长63.5%;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25.35亿元,同比增长37.6%。营收与净利润双双高于此前预估。

《科创板日报》8月18日讯(记者 徐红) 8月17日晚,国内生物药CDMO龙头药明生物(02269.HK)公布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期内,集团实现收入72.1亿元,同比增长63.5%;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25.35亿元,同比增长37.6%。营收与净利润双双高于此前预估。此前,公司预估营收68.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2.4亿元人民币。

分业务来看,扣除新冠业务部分,2022年上半年,公司非新冠项目收益同比增长72.6%,非新冠项目数量则增长至近500个。

与此同时,自2021年开启商业化元年以来,截至报告期末,药明生物已累计承载29个临床后期项目(临床Ⅲ期项目)和14个商业化生产项目。临床后期和商业化生产收益同比增长63.5%,达到31.5亿人民币,占2022年上半年总收益的43.8%。


另据公司,报告期内,“赢得分子”战略贡献5个从外部转入的项目,包括2个临床Ⅱ期项目和1个临床Ⅲ期项目。此外,超过10个临床后期和商业化生产项目还在洽谈中。

药明生物制剂业务涵盖单抗、双抗、融合蛋白、抗体偶联药物(ADC)、疫苗等数百个成品制剂。据披露,截止报告期末,药明生物合计有16个疫苗项目以及76个ADC项目,另有84个双特异性抗体项目,以上业务也被视为是集团业务发展的新一代增长引擎。


整体看来,在2022年上半年,药明生物的业绩表现仍然呈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但也存在着一些“隐忧”

其一,公司上半年的毛利率为47.4%,对比上年同期的52.1%有所下滑。对此,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在18日的线上媒体交流会上解释道,去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原因,公司对员工规模的扩张有所控制,“但为了长期的发展,今年上半年员工人数增加了50%,人力成本大幅提高,所以很难维持去年的毛利率水平。但即便这样,我们的毛利率水平在行业内还是最高的”。

与此同时,国内创新药研发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热潮之后,目前开始步入挤泡沫阶段,行业大环境与以往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在资本市场,医药股持续萎靡;另一方面,医药企业也开始节衣缩食备度“寒冬”,今年以来陆续有药企裁员、打算出售资产的消息传出。

国内创新药研发退热,这是否会对提供研发生产外包服务的药明生物产生负面影响?公司业绩能否维持高增长?这是市场疑虑之一。


不过,从目前看,欧美市场仍然是药明生物的核心市场,而中国市场占比相对还较小。上半年,北美市场对集团收入的贡献率为54.1%,欧洲市场的贡献率为18%,其他市场的贡献率为3%。其中,中国市场占比是24.9%。

陈智胜博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目前来看,相比国内市场,欧美市场的CDMO需求会更为强劲,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三方,包括创新药、生物仿制药以及跨国公司外包需求的增加。

“国内主要是来自创新药。并且与国内企业更喜欢自建产能不太一样的是,国外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外包。”陈智胜博士表示。据其称,公司上半年从外部转入的项目主要也是来自欧美。


今年2月,药明生物两家子公司无锡药明生物和上海药明生物被美国商务部列入“未经核实名单”。由于两家公司的“生物反应器硬件和少数过滤器”(具体为: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控制器和中空纤维过滤器)外购自美国,且是受美国《出口管理条例》管制的商品。因此,被列入“未经核实名单”后,公司可能会面临更加严格的进口审查。

当时,药明生物方面解释称,美国商务部规定受管制产品不能卖给别人或再出口,只能自用,美国会定期核查,不过因为新冠疫情,过去两年中,美国商务部没办法来到中国来检查,所以两家公司被纳入了名单。

在18日的媒体沟通会上,药明生物也更新了该事件的最新进展。据悉,其中无锡子公司已经完成检查,同时药明生物美国供应商已经获得批准可以向无锡子公司发货(清单中产品),上海子公司则还在等待进一步的检查

创新药 财联社记者公司财报追踪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