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CAR-T细胞疗法上市一年:逾400名患者接受治疗 短期内降价仍难|行业观察
从已有的临床数据看,国内两款获批CAR-T疗法均展现出较好的安全性与疗效。两款CAR-T自2021年6月、9月先后获批后,到目前为止商业化成绩相当,两者销售额合计约5亿元人民币。

《科创板日报》8月3日讯(记者 徐红) 因为复星凯特、药明巨诺(02126.HK)两款产品的陆续获批,2021年被称为是中国的CAR-T商业化元年。一年下来,行业因此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又能给后来者留有多少机会?


通过对话临床专家和业内人士,《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迄今国内两款获批CAR-T疗法已累计完成超过400位患者的回输,并且从已有的临床数据看,均展现出较好的安全性与疗效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认知地逐步深入,临床诊治水平随之得以提高,加上后续有更多企业加入,预期整个行业也将加速发展。


不过,由于CAR-T仍然是一种个性化的治疗手段,产品定制化程度高,并抬升生产成本,因此业内预计,短期内其高昂的价格仍很难下降

上市一年:疗效获肯定,需求存释放空间

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8款CAR-T疗法获批。除了海外6款获FDA批准上市之外,国内有2款,分别是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奕凯达)和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倍诺达®)。这两个产品获批适应症相同,都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LBCL)。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上市产品中,也有一款“中国制造”,即由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全资子公司传奇生物研发的CAR-T疗法Carvykti。Carvykti于今年2月28日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该产品的生产应用全在美国。

图|国内外已上市CAR-T细胞疗法盘点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CAR-T的商业化进展一直备受关注。而前述三款国产及合作的CAR-T产品也在近期披露了部分销售数据。

其中,根据金斯瑞发布的公告,传奇生物Carvykti在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为24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2亿元)。考虑到Carvykti获批时已是2月末,这也意味着,该销售数据实际上是来自整个二季度。

药明巨诺倍诺达®于2021年9月获批,据公司公告,当年销售额为3079.7万元,毛利率900万元。

奕凯达的公开财务数据较少,不过在今年7月中旬的上市一周年活动上,复星医药曾披露称奕凯达已惠及超过200位淋巴瘤患者。根据奕凯达120万/针的单价测算,能够得出,奕凯达的累计销售金额大约是在2亿元人民币之上。

此外,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近日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了一个数字。据其称,截至目前,奕凯达和倍诺达已累计完成超过400位患者的回输。

据此推算,以上两款CAR-T自2021年6月、9月先后获批后,到目前为止商业化成绩相当,均完成治疗200多位患者,两者销售额合计约5亿元人民币。

“从这些病人来看,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一年的无病生存率大约在76%左右,安全性也很好。”马军教授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市场上有一些声音认为,因为在研产品数量众多,预计CAR-T很快会进入产能过剩时代。

马军教授对此却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虽然国内的CAR-T研发涉及超过100家公司,但最终能成药的依然不会很多。并且,从临床上看,现在CAR-T还存在着很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在中国,淋巴瘤加上骨髓瘤3年累积大约有30多万的患者,其中60%也就是约18万病人会复发。相较之下,能够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仅400多例,这个数量还是非常有限的。”马军教授表示。

这又是为什么?对此,他进一步解释称,今年国内奥米克戎疫情的爆发对企业生产和交通物流造成了一定影响,生产厂家每月仅是限量生产,并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此外,CAR-T治疗动辄上百万的支出是另一个影响其可及性的重要原因。

业内:短期内降价、盈利还很难

定价虽高,但CAR-T依然是一门不赚钱的生意。

以国外为例,Kymriah和Yescarta分别在2017年的8月和10月获FDA批准在美国上市,成为全球最早获批的两款CAR-T产品。但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Kymriah在持续亏损运营4、5年后,目前才刚刚迎来收支平衡


“在全球重磅创新药历史中,(亏损运营接近5年)这样的情况还是不多见的。”有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公开信息显示,诺华Kymriah定价47.5万美元、吉利德Yescarta为37.3万美元。从2018年的0.76亿美元和2.64亿美元,到2021年的5.87亿美元和6.95亿美元,这两款产品上市后的销售其实是经历了一个慢慢爬坡的过程。

而在行业刚起步的情况下,国内企业显然也需要付出更多,才能推动产品的商业化。特别是CAR-T价格昂贵,加上在国内都属于三线疗法,患者在经过前期治疗之后经济负担已经不小,因此如何提升患者的支付能力也就成了企业努力的方向之一,包括积极推动CAR-T进入各地惠民保和商业保险等

从公开信息看,目前已有不少城市将CAR-T列入了当地的惠民保,并且还不限既往病症人群,也就是说,原先已经诊断淋巴瘤的患者也可以购买,因此能很好解决一部分患者的问题。


高定价决定了能用上CAR-T的人是有限的,由此降低其可及性。那么,现在CAR-T是否又可以通过降价扩大适用人群,从而实现盈利呢?

“CAR-T生产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属于劳动密集型工艺,因此如果不能满负荷运转,就会提升成本,反之则能降低成本。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期内价格还很难下降。”有业内人士表示。

而马军教授则指出,CAR-T价格还居高不下的一个重点原因在于,已获批上市的产品数量仍有限。“如果获批的产品多了,以及CAR-T能够突破实体瘤的治疗瓶颈,那么也就突破了它的降价可能。”他说。

“如果能在实体瘤上有所突破,这将为CAR-T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全国每年有480万新发恶性肿瘤出现,如在消化道肿瘤,肝癌、肺癌、胰腺癌、妇瘤突破CAR-T瓶颈,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马军教授表示。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为加强对细胞治疗的监管,目前患者只能在指定的48家定点培训医院接受治疗,每省大约有1-3个中心。

另外,CAR-T治疗虽然疗效显著,但也常常伴随着致命风险,细胞因子风暴和神经毒性就是其最严重的一种不良反应之一,因此这对医院的综合诊疗水平提出一定要求。于是,协助医院建设多学科团队,就成了企业在推动产品商业化落地过程中的另一项重点工作

“基本上在每家医院,如果它要进行CAR-T治疗,我们都会帮助医院去建立这个多学科团队。同时经过我们前期的市场培育,还能让全国很多医生具备治疗经验,这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都是有利的。”有企业人士这样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生物制药 医药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