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基因治疗奏响冰与火之歌:多项临床试验暂停 融资依旧火热 行业将走向何处?
《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FDA已叫停至少10款基因疗法的临床试验。除两款CAR-T产品,其他主要为治疗罕见病,涉及蓝鸟生物、渤健、安斯泰来、BioMarin等多家生物技术公司。

《科创板日报》7月6日讯(记者 朱洁琰) 又一款基因疗法临床试验被FDA叫停。

近日,日本制药龙头企业安斯泰来(Astellas)宣布,在一名受试者报告了周围感觉神经病不良事件后,美国FDA决定暂停其基因疗法AT845治疗晚发型庞贝病(LOPD)I/II期FORTIS试验。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安斯泰来第一次开发基因疗法受阻,更有多家药企有着与之相似的经历。

根据公开资料,《科创板日报》进行了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FDA已叫停至少10款基因疗法的临床试验。这些基因治疗产品除了两款CAR-T产品,其他的主要用于治疗罕见病,涉及蓝鸟生物(Bluebird Bio)、渤健(Biogen)、安斯泰来(Astellas)、BioMarin、Adverum、Allogene和传奇生物等多家生物技术公司。

新药研发充满风险,临床暂停甚至失败其实十分常见。在基因治疗领域中,那些临床受阻的药物有的已经恢复临床,有的仍在等待FDA的审议,有的则彻底宣告失败,多少给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

细探究竟,基因疗法临床试验暂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安全性的问题。上述10款基因治疗产品,除了渤健的两款眼科基因治疗产品,是由于临床未达主要终点而遭遇的滑铁卢。其他8款产品均是因为安全性问题造成的临床受阻。

安斯泰来的AT845此次临床暂停是由于一名受试者发生周围感觉神经病变的严重不良事件(SAE),目前FDA已要求公司提供更多信息,以评估受试者的风险。

2021年9月,安斯泰来旗下另一款基于AAV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产品AT132,因发现在治疗X连锁肌小管性肌病时出现肝毒性问题,1名患者死亡,主动宣布停止临床。该事件至今仍未有相关信息的更新。

一直在基因治疗领域打头阵的蓝鸟生物,更是因安全性问题在2021年内连番遭遇打击。2021年2月,FDA首次暂停了公司基于LLV病毒载体的基因疗法Lovo-Cel的临床试验,当时有两名入组患者出现疑似血癌(AML急性髓系白血病和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症。

2021年3月,蓝鸟生物表示,经过彻底调查,认为其LLV病毒载体不太可能引起AML。同年4月,该试验的主要研究者(PI)将原先MDS患者的诊断修改为“输血依赖性贫血”。经过不断争取,FDA最终于在6月解除了暂停该临床试验的禁令。

然而,2021年8月,蓝鸟生物第二次遇挫。当时公司正在进行的另外一款新药Eli-Cel的临床试验,在一名患者被诊断出MDS后,也被FDA要求暂停临床。这一次,蓝鸟生物表示将与FDA合作查明原因,并怀疑其LLV病毒载体可能存在问题。不过,其同时也认为,即使可能存在相应的风险,但基因治疗所带来的益处仍然大于潜在风险。

2021年底,再起波折。如上所述,FDA已经在2021年6月撤回了Lovo-Cel 的临床禁令,然后在2021年12月,又有另一名青少年患者出现了持续性贫血,Lovo-Cel的临床试验于是再次陷入了困境。不过,FDA这次只实施了部分暂停,即禁止招募18岁以下的患者,但成年患者则可继续。

直到2022年6月,FDA咨询委员会(CTGTAC)讨论权衡蓝鸟生物Eli-Cel用于治疗18岁以下携带ABCD1基因突变的早期脑性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CALD)的风险和益处。在数小时有关该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辩证后,专家组以15-0的投票结果认为Eli-Cel对某些CALD患者群体的益处大于风险。

有业内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明确证实AVV或者LVV病毒载体与安全风险相关,但也没有研究清楚临床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理。这让安全风险的把控变得更为复杂,难以预判且应对的难度非常高。这也意味着,基因治疗现在发展阶段中,还需对病毒载体和整体的递送系统进行更多研究。

基因疗法融资火热

另一方面,基因疗法的融资依旧火热。据医药魔方数据库显示,2021年全球基因治疗领域融资案例和金额明显增加。融资案例从2020年的43起增加到2021年的72起,同期融资金额则从29.4亿美元增加到32.4亿美元。

再看国内融资市场,据药动基团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基因治疗领域融资金额约为5亿美元,成为除美国外的主要融资市场。

随着资金的涌入,国内也出了一批基因疗法的新兴玩家,如博雅基因、合生基因、纽斯福、中因科技、至善唯新等。

其中,纽福斯的AAV基因治疗药物NR082和中因科技的基因治疗药物ZVS101e,获得了FDA的孤儿药认证。至善唯新的B型血友病原创靶标基因药物ZS801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

一边是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基因治疗领域,另一边是基因治疗的安全性问题仍然还未完全找到答案。

有关注基因治疗领域的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上述临床事件对基因治疗行业的估值影响短期还没这么快显现,安全性的问题也要看适应症本身,有些基因治疗企业选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相对不大,安全性的问题概率也就大大减少。

就目前而言,基因治疗行业仍是一个荆棘密布但又充满无限可能的地方。

创新药 生物制药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