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取消1000万美元限制!深圳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扩围 惠及更多市场主体
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举措。

财联社6月24日讯(记者 高萍)深圳市外汇局近日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关于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指导意见(2022年版)》,进一步放宽银行和企业申请条件、拓展业务范围。推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政策扩面、提质、增效,指导银行为优质外贸企业实施更加便利的贸易收支措施。

业内人士表示,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举措。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试点,通过为信用优良的企业提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服务,节省银行操作的人力及时间成本,节省了企业准备合同、关单等各项业务单证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指导意见使政策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助力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放宽银行和企业申请门槛 扩宽覆盖业务范围

今年4月14日,为进一步促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支持审慎合规的银行在为优质企业办理贸易收支时,实施更加便利的措施,深圳市外汇局官网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关于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指导意见(2022年版)》修订意见的通知,对原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指导意见相关条款进行修订。

深圳人行官网6月24日正式发布的指导意见显示,与此前试点政策相比,本次调整内容主要体现为 “一取消、二放宽、一扩大”。其中,取消申请服务贸易试点企业收支规模1000万美元限制,对申请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试点企业均不设置收支规模要求。

“二放宽”是同时放宽试点银行评估等级要求和试点企业与试点银行的合作年限要求,具体指将近三年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等级要求放宽至原则上均在B+(含)以上,将企业在试点银行持续办理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业务的时间要求由原则上三年放宽至两年以上。

财联社记者查询发现,原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指导意见规定,试点银行近三年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原则上均在B+(含)以上且至少一年为 A。

“一扩大”即扩大政策适用的业务范围,将服务贸易项下部分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纳入试点。根据指导意见,便利化措施包括优化单证审核、货物贸易超期限等特殊退汇业务免于事前登记、货物贸易对外付汇时免于办理进口报关单核验手续,服务贸易项下非关联关系的境内外机构间发生的代垫或分摊、或超12个月的代垫或分摊业务,由试点银行审核真实性、合理性后办理等。

试点政策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 高端制造业发展获重点支持

据了解,深圳市外汇局自2018年11月成为首批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试点分局以来,积极推动试点政策实施。2019年3月货物贸易便利化试点业务落地,首批5家银行、12家企业参与试点;2020年6月试点范围扩大到服务贸易的“运输服务”和“旅行”项下,2021年进一步扩大到整个服务贸易项下。

外汇局深圳市分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末,货物贸易便利化试点覆盖6家银行、64家企业,累计收支440.4亿美元;服务贸易便利化试点共5家银行、17家企业参与,累计收支148亿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试点推动银行从表面单证审核转向注重业务实质,大幅节省单证准备和业务办理时间,使“一步式”线上办理成为现实,让企业切实享受到便利。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介绍,试点以来银行业务办理时间平均缩短至原来的1/3,结算效率提升使企业资金流转速度相应加快,帮助实体经济释放效能。平安银行深圳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推动该行积极借助科技力量,实现展业尽调和业务办理线上化,数字化全流程跟踪切切实实让企业“少跑腿”。

多家参与试点的企业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加入试点后,大大缩短时间成本,提高了收付汇及时性,降低了“脚底成本”,进一步激发了活力。中兴通讯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入试点后支付流程线上化,对外付款时间单笔节省约30分钟,银行办理时间缩减至5分钟。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前单笔支付平均耗时2小时,加入试点后直接在网银上提交付款指令,付汇综合耗时可控制在15分钟以内,时效节约95%以上,大大释放了企业潜力。

指导意见的发布,使更多市场主体畅享政策红利。深圳市外汇局表示,下一步,深圳市外汇局将着力扩大试点政策覆盖面,重点支持制造型企业,尤其高端制造业发展。包括大型先进制造业企业,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的中小制造、科创企业,以及传统制造业中业务笔数多、信用好的优质企业。同时,鼓励银行国际业务数字化转型,实现试点企业试点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

此外,推动更多诚信合规、需求迫切的银行和企业加入试点;引导银行审核回归交易真实合规的本源,培育市场主体内生的合规意识,逐步形成“主体越诚信、手续越便利”“银行越合规、审核越自主”的信用约束和政策激励机制。

人民币大新闻 大金融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