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当前形势下如何提高财政货币政策效能?业内献策:可发行2万亿元特别国债 结构性减税降费纾困重点领域
此前有业内人士在多个场合表示,在目前复杂的环境下,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成为应对内外部挑战的重要措施,“消费券”成为多次提及的热门选项。

财联社5月19日讯(记者 徐川) 近期召开的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提出,“3月份以来,特别是4月份部分经济指标明显转弱,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应对当前形势下的多重挑战,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如何扩大成效?

对此,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发布报告表示,建议发行2万亿元特别国债进行融资,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政支持。

此前有业内人士在多个场合表示,在目前复杂的环境下,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成为应对内外部挑战的重要措施,“消费券”成为多次提及的热门选项。上述报告亦称,可对特定群体发放现金补贴或“消费券”,强化财政政策在稳就业、稳消费中的作用。

建议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293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8%。

财政部部副部长许宏才解读称,4月份财政收入增幅有所回落,主要是各级财税部门加大力度落实减税退税政策的一个反映,是积极财政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主动作为,通过财政收入的“减法”换来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对于如何进一步发挥税费支持政策的作用,报告认为,可加快增值税留底退税的进度,从而推动这部分资金进入企业账户的速度,缓解市场主体的资金压力。“当前留底退税还有一定政策余地,如果需要可以进一步扩大留底退税的力度。”

此外,报告还提出,可针对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目标导向明确的结构性减税降费。

具体来看,可进一步降低部分国内畅销品的进口关税,扩大免税商品的范围,增加营业网点,拉动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另一方面,建议扩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适用范围,从重点制造业、科技企业扩展到其他行业,也可考虑提高加计扣除比例。

发放消费券稳就业、稳消费

近期“消费券”成为多地居民生活中的热词。成都将促消费活动与“520”主题相结合,计划分批次发放264万张消费券,其中财政资金规模1.2亿元,金融单位和商户叠加优惠1.2亿元,合计2.4亿元;广州、深圳等地也已推出多轮“政府消费券”,涵盖住宿餐饮、购物、电商等多个消费场景。

对于发放形式,报告称,“消费券”的具体发放可结合健康宝、数字货币等新技术手段,做到更加精准便捷,更好地发挥“消费券”对于消费复苏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此外,对于受疫情影响封控在家的低收入人群,报告建议,也可发放现金补贴进行生活救助。

报告还认为,可在减税降费措施基础上试点实施负所得税。负所得税无论有无缴税,都有固定额度的所得税补贴,类似于一种财政补贴,具有一定的操作简易性,可达到稳定就业的效果。

扩大基建领域专项债适用范围和额度

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发挥有效投资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的关键作用。业内人士称,基建投资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可控性较强,能在短期内推动经济企稳、改善市场预期。

不过,当前的基建投资仍面临一定制约因素。报告指出,这主要在于资金来源,体现在一些直接现金流回报不高、但正外部性较强的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在现有投融资体制下难以得到支持。

针对存在的“难点”,报告建议,可在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九大领域的基础上,适当放宽专项债的适用条件,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其中,对于特定类型的公益性项目,可直接由国债或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作为融资来源。此外,还可通过财政资金回购城投平台现金流低的公益性资产,以达到降低负债率、化解债务风险、激活市场再融资能力的目的。

可适时降息 统筹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在当前形势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如何配合?报告认为,可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大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融资和风险防范化解的支持力度。此外,还可适时降低政策利率,引导实体经济融资利率进一步下行,更注重发挥价格型工具的作用。

为保市场主体,尤其是保中小微企业,报告认为,除货币政策适时降息外,财政支持也应对于受冲击较大的企业和主体融资加大支持力度,实施财政贴息、担保或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同时,还应扩大对小微企业普惠贷款的贴息范围和力度,配合货币政策继续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在房地产领域,报告称,可通过财政和金融手段将部分存量房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一方面可弥补当前部分大中城市保障性租赁房的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也可盘活商品房存量,在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同时激活有效需求。

大金融 货币政策动向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